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 |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 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 | 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 | 单位面积 产量 | ||
品种A | 品种B | |||||
1 | 单播 | 6 | 0 | ﹣ | +++ | + |
2 | 单播 | 3 | 0 | ﹣ | ++ | ++ |
3 | 混播 | 3 | 3 | + | + | +++ |
4 | 单播 | 0 | 6 | +++ | ﹣ | + |
5 | 单播 | 0 | 3 | ++ | ﹣ | ++ |
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
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blank#}1{#/blank#} ,判断依据是{#blank#}2{#/blank#}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blank#}3{#/blank#}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blank#}4{#/blank#}
(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blank#}5{#/blank#} 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blank#}6{#/blank#}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blank#}7{#/blank#} 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blank#}8{#/blank#} (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
年龄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个体数 | 92 | 187 | 121 | 70 | 69 | 62 | 63 | 72 | 64 | 55 | 42 | 39 | 264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blank#}1{#/blank#}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blank#}2{#/blank#}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blank#}3{#/blank#}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blank#}4{#/blank#}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blank#}5{#/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