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9年中考物理三诊试卷

如图所示,使用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和小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相同。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2)、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运动;
(3)、通过此实验探究还可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举一反三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⑴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blank#}1{#/blank#}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blank#}2{#/blank#}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⑵ 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blank#}3{#/blank#}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blank#}4{#/blank#} .
⑶ 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 , 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blank#}5{#/blank#} W2(选填“﹥”、“﹤”或“﹦”).
⑷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blank#}6{#/blank#}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 , 则f{#blank#}7{#/blank#} f(选填“﹥”、“﹤”或“﹦”).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blank#}1{#/blank#}(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blank#}2{#/blank#}(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blank#}3{#/blank#}(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blank#}4{#/blank#}.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 {#blank#}5{#/blank#}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W2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blank#}6{#/blank#}

(5)小宇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blank#}7{#/blank#}.(图中的黑点表示小红同学)

(6)小宇在做乙图所示实验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块的作用是{#blank#}8{#/blank#}小球和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将 {#blank#}9{#/blank#}(变大/变小/不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