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听力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仔细听,认真想,完成小题。
(1)、考拉又叫什么?(    )
A、袋鼠 B、小熊 C、树袋熊
(2)、考拉生活在哪里?(    )
A、草原上 B、树上 C、水里
(3)、“考拉为啥不喝水?”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只吃树叶中的水分就足够了。 B、它们耐渴,不需要喝水。 C、它们不喜欢喝水。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

材料一: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一种时尚,在不少发展中圆家也渐成趋势。比如巴西,街头整洁的垃圾分类箱宛如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一位市长甚歪把垃圾分类箱放在市政大厅的正门口,作为该市的荣耀。其实,对于勤俭的中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

    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填埋垃圾的成本有多高?你可能难以想象。仅以北京市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中一部分如厨房垃圾等,还是只能填埋,不过是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么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

    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

    我国是个“垃圾大国”,全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到5%。 如果能分类处理,必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二:某地区对民众关于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

内容

比率

清楚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

25.4%

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送垃圾

8.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用垃圾来开车

    法国北部的里尔都市图拥有85个市镇和110万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这里每年要产生70万吨生活拉圾。

    日积月累之下,里尔市郊的垃圾开始①.一开始,政府规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露天垃圾厂,但是,几年后,这些土地便无法容纳垃圾了。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填埋的方法,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在地下腐烂后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垃圾问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里尔市公共交通发达,整个都布图有1000多辆公交车,是世界上公交车最密集的城市。随着近两年油价的上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交公司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困境,每年,政府要补贴几百万欧元给这些公交车。

    当时,在这应城布里流传着一句话,假如垃圾也能开车,里尔市就会变成天堂了。垃圾与公交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偏偏有人通过这句话把两者联想到了一起。

    里尔市一家能源研究所认为,垃圾是可以用来开车的。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机垃圾放入沼气池内发酵分解,产生高浓度沼气,然后,利用沼气作动力燃气,驱动全市的1000辆公交车运行。里尔市政府对这一方案很感兴趣,并开始投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动。从前令人头痛的有机垃圾全部被运到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过滤后,形成高浓度无异味的甲烷。这些甲烷,完全可以取代汽油,成为公交车的新型燃料,而垃圾分解后产生的残渣提过加热提炼、粉碎成熟,则变成可以用作农田肥料的堆肥。由于这种肥料纯度高,很受里尔农民的欢迎,附近的农民经常开着车来购买,一些肥料还运销到法国其他地区,常常②。如今,里尔市每辆公交车的车身上,都写着醒目的大字:我们用垃圾开车。

    把垃圾和公交车联想到一起,堪称③,既消化了垃圾,又节省了每年几百万欧元的燃油费,最可贵的是,他们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

    想象④,一种大胆的想象,一个巧妙的思维,可以让腐朽化为神奇,可以让垃圾开动汽车。

课外阅读

冬游宝通禅寺

    ①走出喧嚣的车站,踏着阵阵檀香,我被眼前明亮的黄色院墙吸引,门前“宝通禅寺”四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宝通禅寺位于洪山南麓,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初名“东山寺”。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部分是清光绪五年修复的,部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修建。

    ②整个寺庙随山势而建,隐现自然,层叠有致。在寒冷的冬日,寺中树龄146岁的银杏显得格外娇艳,金黄的叶子翩翩起舞,这棵百年银杏早已成为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站在巨大的树冠之下,斑驳的阳光打在脸上,给人温暖的感觉。

    ③沿着大雄宝殿后面上山,殿宇亭楼,依山就势,层峦叠起。再往上去,便是洪山宝塔。大武汉留存至今的古建筑,有“四塔二桥一牌坊”之说,而四塔之一就是洪山宝塔。这座塔始建于元代,砖石仿木结构,七层八面,由下而上层层收砌。清代同治十三年,塔顶安上了文笔峰式铸铜塔刹。当年登塔可极目千里,望两江如练,千湖如镜,有“数峰天外塔上塔”之称。

    ④这座建于1280年的洪山宝塔是可以登临的,由拱门而入,塔内十分狭窄,仅容一人,且台阶陡峭,许多地方必须手脚并用。行走在塔内,微弱的光在狭小空间里,静谧而神秘。爬到塔顶,扶栏望去,整个洪山尽收眼底 , 一阵清风吹来,塔檐上的铜铃随风摆动,“叮叮”作响。

    ⑤寺内还有一种充满传奇的蔬菜,它曾让苏东坡三次到访,心甘情愿地等待一冬,这就是宝塔下种植的洪山菜薹(tái)。从唐代起,“洪山菜薹”一直与“宝通寺”齐名,乾隆皇帝时期更是成为金殿御菜。所谓“塔影钟声映紫菘”,就是能听见宝通寺钟声,又是洪山宝塔影子能覆盖到的地方,所产的洪山菜薹才算正宗。洪山菜薹就像一武林高手,身手一亮,立见分晓,你只须定睛看它一眼,就可在芸芸菜薹中,见出它的出类拔萃 , 卓尔不凡,鹤立鸡群。

    ⑥宝通禅寺对面就是武汉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武商梦时代广场 , 历史悠久的古寺与现代化建筑仅有一墙之隔,寺内寺外,古今对望,是简与繁,静与闹,是时空的切换,也许这就是“大隐隐于市”。城市之中的清幽古寺,隔绝了喧嚣和躁动,是与自我对话的世外桃源。

    ⑦苍苍洪山,云漫青峰。宝通禅寺,一千六百多年的兴衰荣辱,隐现在山峦林烟之间,沉淀于历史长河之中。滔滔江水奔腾而去,浪花淘尽往日云烟。与时俱进,武汉这座江湖之城每天不一样,始终焕发着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勇立潮头展新韵,砥砺奋进谱华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