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练习

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需要用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2005年第3期,有删改)

思考: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世界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墨香里说阅读

    ①四月,是纸墨飘香的时节,是爱书人的“狂欢月”。因为四月有两个与阅读有关的节日--4月2日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和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

    ②你知道吗?“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在4月23日,据说与两位大文豪有关,那就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他们在1616年4月23日同一天辞世。而被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的4月2日也大有来头,这一天,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

    ③设定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儿童来说,培养读书习惯更是至关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④近来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74.8%的城市儿童从2岁前就开始阅读了,其中又有21.1%的儿童从1岁前就接触阅读了。可见,现在有许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

⑤调查还发现,有7.9%的儿童每年读书超过50本,但也有10.2%的儿童不到5本,差异非常大。小学生经常阅读的书籍类型众多,多读书,读好书,已逐渐成为许多孩子的生活方式。当然,孩子喜欢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读的书,也有很大差异,从下面的图表中就可以看得清清。

    ⑥纸墨香里说阅读。希望每一天都是“阅读日”,希望每个孩子都因为阅读而快乐。

附图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 30-50 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 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