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七
材料一:步入近代,同仁堂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仁堂业务逐渐萎缩。
材料二:解放后,同仁堂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54年8月27日,随着乐松生在一纸协议上签上姓名,乐家拥有同仁堂300余年的历史戛然而止。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开设海外第一家门店。1995年初以来,同仁堂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后,同仁堂在世界各地开店22家。
——据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等
材料一: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地区 | 工厂数 |
江苏、上海 | 155 | 直隶、京津 | 455 | 陕西 | 3 |
浙江 | 42 | 山东 | 31 | 甘肃 | 1 |
福建 | 20 | 奉天 | 19 | 广西 | 1 |
广东 | 33 | 湖北 | 19 | 其他地区 | 3 |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