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茶垢清洁剂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兴趣小组对该茶垢清洁剂进行了以下探究。【资料】①过碳酸钠兼具Na2CO3与H2O2的双重性质;②1744℃左右Na2CO3能分解产生CO2;③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探究1】探究茶垢清洁剂溶于热水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1)【猜想】甲组同学认为显酸性;乙组同学认为显碱性;丙组同学认为显中性。
(2)【实验】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热水,待气泡不再生成时,用{#blank#}1{#/blank#}蘸取少量试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发现试纸变蓝,则{#blank#}2{#/blank#}组同学猜想正确。
【探究2】测定该茶垢清洁剂样品中双氧水的含量。蒸馏水
(3)如图所示,取5.0 g样品和适量碱石灰的MnO2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待B中不再产生气泡,温度恢复至室温后,称得A、B两装置的总质量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48 g。则装置A中MnO2的作用是{#blank#}3{#/blank#};装置B的作用是{#blank#}4{#/blank#};装置C的作用是{#blank#}5{#/blank#};实验所用茶垢清洁剂样品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blank#}6{#/blank#}。
【探究3】过碳酸钠的工业制备如图。流程中加入异丙醇的目的是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顺利析出。
(4)工业制备过碳酸钠晶体,反应体系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5℃,温度偏高时发生某反应造成产率偏低,其原因是{#blank#}7{#/blank#};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blank#}8{#/blank#}(写名称);对所得晶体进行干燥操作需要“低温”进行,理由是{#blank#}9{#/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