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语文S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A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是我的朋友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接着,他那不时地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啜泣——     持续不断——

竭力——     迅速——

(2)、为什么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
(3)、如果你就是阮恒救的那个小姑娘,你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4)、连一连。

抽泣      因痛占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

啜泣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      常用来形容人低声哭泣

呜咽      一吸一顿地哭泣

(5)、读了文章,你认为阮恒是怎样的男孩?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观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4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3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________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7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飞舞的窗帘

    在一幢红房子上有一扇米黄色的窗子,在窗子上挂着一幅蓝色小花的窗帘。每当风吹起,蓝色的窗帘就欢快地飞舞起来。它多想跟着风一起去旅行啊!可是它被一个个小铁圈连在窗子的横杆上,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无能为力)。

    于是,它和所有过路的小鸟、小蚂蚁、小花猫等等打听外面的事情。渐渐的,附近的朋友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喜欢收集新闻的蓝色窗帘,每当它们路过就把新的消息告诉它,而风吹过的时候,窗帘就把这些消息随风发布出去。这些信息(果然、居然)帮助了很多朋友:狗妈妈找到了它走丢的孩子,昆虫找到了食物,东边的柳树把悄悄话传给西边的柳树……大家都很感谢蓝色的窗帘。

    转眼,蓝色的窗帘变旧了,主人把它取下来顺手放在窗台上。好朋友风发现它自由了,于是高兴地把它带到了空中。

    它跟着风飞舞旋转起来,多么兴奋啊!最后它累了,在一块草地上停留下来。正好在草地上野餐的小兄妹发现了它。妹妹高兴地对哥哥说:“哥哥,看,它可以做我们的野餐毯!”

    就这样,蓝色的窗帘陪着小主人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风景,实现了最初的(希望、愿望)。而最让它感到幸福的是,它一直都在为别人带来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______小弟弟______你在干什么呀______我疑惑地问______

    ______造桥呗______他连头也不抬______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______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课外阅读。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①小时候,我继承了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一开口讲话也是地道的石家庄方言。直到上学的前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从那时起,我真的改掉了乡音,并且爱上了朗诵。

    ②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预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③备战的日子格外紧张,每天妈妈干活的时候,我就跟在她的身后,把那篇朗诵稿反反复复地背给她听。她的“工作”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给我提一下醒。比如我妈说“无”,我马上就能接下去:“无产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可以说,紧张使我脑子的弦绷得紧紧的,一篇由七个段落组成的稿子被我一刻不歇地练习了一个礼拜。

    ④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前排的是校领导和各个年级的老师们。优越的声音条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现场气氛一度非常热烈,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背完第一段的时候,我勉强记起了第二段,顺势再背下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乱了起来,我停顿在那个一米高的砖头讲台上了。全校师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而我,愣愣地望着天空。突然,在一片空白的惧怕里,我再也忍耐不住了,鼠窜下台……

    ⑤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用很高的声音对我说:“文涛啊,虽然你没有背完。可就你背出的两个自然段来看,声情并茂,很好!假如能背完的话,到了区里,一定能拿名次!”他拍了拍我幼小的肩膀,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⑥这次的教训,让我想了很多。也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就容易拿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其他事情。我很快就接受了第二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比赛。终于,在全区比赛的讲台上,我用稚嫩的童声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

    ⑦后来,我到凤凰台工作。有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邀请很多的嘉宾、名人。”那时候,习惯了经典谈话类节目的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节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效果。

    ⑧在这个大难题面前,我犯愁了,整日整夜,想了很多。当时的播音员说话字句清楚,抑扬顿挫,倜傥光滑。可是,我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却不以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说话,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呢?这时的感觉,像漆黑的夜色里放进一道月光:放宽审美观吧。我们和朋友之间不也总就不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我的心“嘣”的一声,一条紧捆着的绳子解开了,阳光洒了进来。

    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锵锵三人行》的长途跋涉,在解开一条条绳子之后,我又演绎了《文涛拍案》等多种主持风格。

    ⑩现在,我回首走过的路,有一点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的绳子捆住的,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之所以你会觉得别人比你强,是因为他比你先解开了一条绳子,先抛开了一道束缚。从人生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