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水浒》的小孩

龙应台

    讲完了一百回《西游记》之后,妈妈开始讲《水浒》。鲁智深那胖大和尚爱喝酒、爱吃狗肉,动不动就和人打群架,乐得安安哈哈大笑。

    智深睡的时候,鼾声像打雷,半夜起来,就在那佛殿上大便小便——安安捏着自己的鼻子,说:“好臭。”可是咯咯笑个不停。

    妈妈心中暗想:这书是不是要坏了我的生活教育?暂且说下去:那鲁智深哪,喝醉了酒,半夜里摇摇晃晃回到山庙,山门关了,他用拳头打门,砰砰砰砰像打鼓一样。敲了一会儿,扭过身来,看见门边一个金刚,大骂:

    “你这个鸟大汉!不替我开门……”

    跳上去就拆,把金刚的手折断了,拿那断手去打金刚的腿,打得扑扑扑,泥工和颜色都掉下来了……

    安安圆睁着眼睛,听得入神。妈妈在想:呀,这不是和文革小将“破四旧”一样吗?

    少华山上有三个强人,带着七百个小喽罗,打家劫舍——

    “什么是打架、节射?”

    打家劫舍呀,就是一家一家去抢东西,强盗嘛!

    安安点点头,妈妈继续:这三个强盗——嗯——三个好汉呀,一个是神机军师朱武,很聪明;第二个强盗——呃——好汉呀,是陈达;第三个好汉是用一口大杆刀的杨春。这些好汉住在山寨中,需要钱用的时候,就下山去要买路钱,记得李忠和周通吗?他们持兵器拦在山路上,喝道:“兀!那客人,会事的留下买路钱!”一来一往斗了十几回合,把那些过路的客人杀死大半,劫走了车子财物,好汉们唱着歌慢慢地上山……

    安安蹙着眉尖,一动也不动不知在想什么,妈妈则声音越来越小。

    讲到宋江杀婆惜的那个晚上,妈妈就有点结结巴巴的紧张。

    宋江来掀被子,婆惜死不让,抢来抢去,拽出一把刀子来,宋江就抢在手里,婆惜见刀就大叫“黑三郎杀人啦!”叫第二声时,宋江——

    妈妈住了嘴,眼睛盯着书本——“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去那婆惜颈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她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怎么样了妈妈?”

    “哦——嗯——嗯——宋江一生气就把婆惜给杀了。”妈妈说,匆匆掩起书,然后,官府要抓宋江,所以宋江就逃到梁山泊去了。晚安!睡觉了。

    “妈妈,宋江也是个好汉吗?”灯关了之后,黑幽幽里安安发问。

    妈妈将他被角扎好,亲了下他额头,轻声说;“他不是好汉,好汉不杀人的。睡吧!”

    “可是梁山泊上一百零八个都是好汉呀?!”安安不甘心地踢着被子。

    “拜托——”妈妈拉长了声音,“明天再说好不好?”

    明天,明天真是一眨眼就到;妈妈坐在儿子床头,眼睛盯着新的一段发呆。

    “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揪倒来,两只脚踏住她两只胳膊,扯开胸膊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

    后来,妈妈喝了一口水,说,因为潘金莲害死了武大,所以武松为哥哥报仇,杀死了潘金莲,也上山做强盗——呃——好汉去了。我们跳到第廿八回好吗?

    武松被关着的时候,有个管营,就是管牢房的啦,天天给他送酒送肉来。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管营在快活林开个酒肉店,利用牢房里的囚犯当保镖、打手,过路的人都要先得到他的许可才能去做生意,“那许多去处,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两三百两银子……”

    妈妈顿了一下,心想,这不就是地痞流氓黑手党在索取保护费吗?

    管营的生意坏了,因为有个傻大个儿,外号叫蒋门神的,功夫比他还好,酒肉店的生意都被他抢去了。所以武松非帮忙不可。

    安安带着期待的兴奋,问:“那武松去打了吗?打了吗?”

    武松就喝了很多酒,醉醺醺地闯到蒋家酒店,把蒋门神的酒店打个稀烂,把蒋门神打个半死……

    “不行!”妈妈突然“叭”一声盖上书,神情坚决,站了起来,“安安,这武松简直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地痞流氓,他根本不是英雄,《水浒传》我们不读了,换换换!换书!”

    安安苦苦哀求,做妈妈的不为所动,不知道在对谁生气似地关了灯,走出了房门。

    借口还在找书,妈妈有好几个晚上没说书。有一天下午,妈妈坐在二楼书房里写什么东西,耳里忽有忽无地听着窗下孩子们嬉闹的声音。重复几回之后,妈妈实在好奇了。她趴在窗上,伸出半个身子往下看。

    六岁的安安和对门五岁的弗瑞第,各人手里挥舞着用竹竿和破布扎起的旗子,站在人行道的两边。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妇人蹒跚而来,两个小男孩拦在她面前,把旗子交叉,挡着路,安安用清脆的德语说:

    “嘿!过路的客人,留下买路钱!我们兄弟们需要点盘缠!”

    老妇人呵呵呵笑起来,说:“哎呀!光天化日之下碰到强盗!我没有钱,可是有巧克力,行不行?求求你们!”

    两条好汉睁着晶亮的眼睛,看着老妇人枯槁的手臂伸进菜篮子里。

    “好,放行!”安安威武地施发口令;两支旗子撤回,让出路来。

    这条街的一端是个老人院,另一端是个超级市场;安安显然专找老人下手。

    在两个强盗尚未来得及逮到下一个老人之前,妈妈已经离开了窗口,赤脚飞奔下楼,夺门而出气急败坏地,正要破口大骂,安安兴高采烈地迎上来,一边挥舞着旗子,一边大声说:

    “妈妈妈妈——你看你看,我们打家劫舍了好多巧克力;弗瑞第也有功劳……”

(1)、请结合本文内容,把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

(2)、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析语言。

①这三个强盗——嗯——三个好汉呀,一个是神机军师朱武,很聪明;第二个强盗——呃——好汉呀,是陈达。(请分析句中的破折号的丰富内涵。)

②“好,放行!”安安威武地施发口令;两支旗子撤回,让出路来。(请赏析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3)、文中的“妈妈”就是作者龙应台本人,这是她用了8年时间写成的母子生活随笔。但文章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而是用了第三人称“妈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写法的作用。

【链接材料】母亲和我最大的歧异在于,我只在乎好玩,她却很在意什么是我将来需要的才能或者品格。

母亲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安安(写于19岁)

(4)、散文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文学自述。你从龙应台真挚地述说中感受到了什么?请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请结合《水浒传》原著具体情节补全对话(上文已涉及到的情节除外)。

男:“妈妈”说武松是“地痞流氓”“根本不是英雄”,你怎么看?

女:不完美的英雄才更生动,武松当然有确定,但称得上是英雄,理由是①

男:可是《水浒传》有些情节确实太血腥了,也许《水浒传》真不适合我们看。

女:那时民不聊生,也就是客观生存状态,读书要去租存精,《水浒传》在人物塑造、谋篇布局、思想内涵、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有精彩之处,你没发现吗?

男:是啊,我发现它在②方面很精彩,例如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亲爱的麦子         

                                                                                                         周 涛
         ①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②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④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⑤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
        ⑥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叉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
        ⑦于是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户儿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
        ⑧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
        ⑨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
        ⑩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11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叉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一——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
        12“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受到审判,原因是他狂妄惑众。苏格拉底辩解说:他自己以不知为不知,而其他智者悉以不知为知,故神的启示说他是大智。这话是千真万确的,但却惹怒了许多陪审的雅典城智者们,这样便多投了几个贝壳到有罪的瓶子里去(按照当时希腊的法律,陪审员认为有罪就拿一个贝壳投到有罪的瓶子里;认为不应判死刑,贝壳就投到无罪的瓶子里去),苏格拉底就只好在监狱中吃毒人参了结生命。

    明代人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位相士非常灵验,衙门师爷推荐他给知县老爷看相,老爷欢喜迎接,请他赐教。相士左看右看,说:“老爷眼大无神,口大无唇,耳大无轮,鼻大无准,看来看去像个兔子。”知县老爷大怒,喝令绑了,师爷埋怨相士不该乱说,自找麻烦,相士后悔。也愿给老爷重看。师爷便向老爷解释,相士昨晚通宵喝酒,醉眼蒙眬,现在老爷一怒,酒已醒了,愿意认真看老爷尊容。老爷气解,也就松绑叫他进来再看。相士看了半天,央求差役说:“刚才的绳子还在,请老爷再把我绑上吧,因为他实在像个兔子。”相士和苏格拉底同样都由于不肯说假话,不愿以不知为知,结果也差不多。

    宋朝宰相王安石,平日不修边幅,身上长了虱子。有位下属去相府请安,谈得投机,发现相爷须上有物蠕动,就好奇地把它捏住,但立刻就不好意思地扔在地上,自言说:“我道是个虱子,谁知不是。”王安石心里清楚,顺手从地上捡起来一看,也自言说:“我道不是个虱子,谁知是。”客人以是为非,想给相爷拍马屁,谁知王安石偏要以是为是,幽默地揭穿了来客的虚伪,这就使狼狈不堪的尴尬不属于王安石反而属于客人。

    说真话,在某些场合是极其危险的,要有大无畏的刚正精神和赴汤蹈火的勇气。如果培养出这种风气,社会就易上轨道。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

    国庆假期,某校九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艾青诗选》,阅读中允许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来丰富自己对艾青和“艾青诗学”的认识,假期回来班级将开展“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以下是小悦同学摘抄的诗选和网络学习的相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诗歌甄选】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

交织著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一九七九年三月  上海

【诗学流长】

    “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

    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恩敬、王光明、刘福春、陈晓明、赵振江、黄怒波、程步涛、孙晓娅、张黎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

    在吴思敬看来,①、②与③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

    艾青“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了一句千钧之重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

    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哲理的书写,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的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

    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就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就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

    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

    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出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但是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奇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刺刀”“烽火”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

    艾青“让西方的诗歌传统落在中国大地”,把“法兰西的芦笛”转换成“中国的号角”,艾青把中国的现代白话文写成诗,让中国的现代汉语走向世界。

    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

【诗韵纷争】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

——网友的话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这样的语言,能比上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

    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文学样式,音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

——艾青《诗论》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陈娟

1962年8月,北大学子樊锦诗愿望成真——系里安排她去敦煌实习。这是她第一次去敦煌,一路上都在畅想,想象风度翩翩的常书鸿先生,想象如世外桃源般的敦煌。可一下车就傻了眼,眼前的常先生穿一身洗旧了的“干部服”,一双布鞋,一副眼镜,“一个鼎鼎大名的艺术家怎会这么土!”那里的生活更是想象不到的艰苦,住破庙泥屋,没电没水,上一个厕所都要跑很远。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洞窟里那些壁画和彩塑。整整一个星期,人称“活字典”的史苇湘先生带着他们几个北大学生,攀援着被积沙掩埋的崖壁,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过去。从北凉、北魏,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从伏羲、女娲到力士、飞天。樊锦诗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洞窟时的情景,“洞中的温度远比我想象的要低,我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气从地下蔓延上来。然而看着洞窟四壁色彩斑斓的壁画,我就忘记了寒冷”。那一年,她24岁是一个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遐想的青年学子。

这次实习使她此后的人生都与敦煌连在一起。第二年,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工作。当时的她虽有些不情愿,但真正面临抉择时,樊锦诗又和许多年轻的大学生一样,天真而坚定:只要是国家需要,就愿意无条件地服从。她背起大包,戴着草帽,坐火车、转汽车,历经三天三夜,回到敦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离开。

一晃57年过去, 樊锦诗依然是初到敦煌时的短发,只是青丝变白发。

1958年,她考上北大历史系时,偶然听到学长们讲考古,觉得很神秘、有趣。于是,她就成了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

后来,到研究所,樊锦诗牢记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苏秉琦、宿白两位老师的嘱托,第一项工作就是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撰写敦煌第一部考古调查报告。她每天睁开眼就往洞窟里钻,跟着先生们爬“蜈蚣梯”——一根绳子直上直下吊着,沿绳一左一右插着脚镫子。每次爬她都心惊胆战,在梯子上左摇右晃。

刚到敦煌,一不工作她就胡思乱想,想上海、想北京、想爱人,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这种失落一直会把我拽向忧郁的深渊,有好几次都想离开”。为了抗拒这个深渊,她学着遗忘,将姐姐送的小镜子藏到行李包中,不再每天照镜子。她渐渐习惯了宿舍没有地板的泥地,习惯了用报纸糊起来的天花板,习惯了半夜里老鼠掉在枕头上,然后爬起来掸掸土,若无其事继续睡。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所有的孤独和不快全都忘了。

3年后,考古报告草稿初成,但“文革”来了,研究工作被迫中断。“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樊锦诗被任命为敦煌研究所副所长,她就开始做莫高窟的“科学记录档案”——为每一个窟编制一本档案。

20世纪80年代末,樊锦诗到北京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在电脑上给她展示图片。她茅塞顿开:壁画也可以进行数字化保存。此后,敦煌便行走在数字化的道路上。

樊锦诗一生不喜名誉,谈及个人成就,她说:“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谁?那不是我的荣誉,那是敦煌的荣誉。”她在别人眼里,甚至称得上“抠门”。只要去北京出差,就住在景山公园后的一个地下室招待所,连那里的服务员都认识她,称她是“住在地下室里级别最高的名人”。

敦煌研究院是一片灰色平房,两层楼高,孤零零地矗立在戈壁滩上。它与莫高窟隔着一条宕泉河,宕泉河畔有一片墓地,安葬着常书鸿、段文杰等莫高窟人。每天下午5时20分,最后一班旅游车载着游客离开莫高窟。除了研究院,方圆20里内就没有人烟了。

每当苦闷和烦恼时,樊锦诗都会从研究院内走去第158窟看一看。第158窟内的佛床上,卧着莫高窟最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1200 多年来,始终从容不迫、宁静坦然地面对着朝圣者。一走进这里,她的心就格外宁静,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如果心灵一直在流放的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敦煌就是我心之归处。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阅读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

——出彩“ 90后 ”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说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会在脑海里描摹出一幅“素描像”,有人说他们有个性、爱时尚、追新潮,也有人给他们贴上“自我”“叛逆”“享乐 ”的标签。而成长起来的“90后”们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风采。

   去年10月份,在江苏卫视竞猜答题节目《一站到底》的舞台上,穿着白色衬衫和花色裙子的吉林女孩张超凡接二连三战胜对手,凭借不俗表现收获观众的无数喝彩。但如果不去关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会看出她在优异表现之外的特别之处。

   “我一直都觉得我跟正常人是一样的,甚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有时候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张超凡出生在吉林长春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小学在报名参加吉林省速滑比赛时,为了不被分到残疾人组,张超凡故意在棉衣左袖口套上了棉手套。最终,她拿到了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儿组)的冠军。直到她站上领奖台,周围人才惊讶地发现,她左袖管里是空荡荡的。收获第一个冠军后,张超凡渐渐体会到母亲那些话的含义:“超凡,其实你只是比别人缺少了一个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会变得很优秀,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别人也都会觉得是独一无二的,就不会有人说你很奇怪了。”

    就这样,张超凡从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全国演讲大赛冠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让人们看到了“东方维纳斯”的出色经历。大学毕业后,张超凡创办了东北首家国学馆。这让她身上又多了一个称谓——“90后”美女校长。

   张超凡说,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去奋发前进,后来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为一个追梦逐梦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得很好。

    从学业走向创业,张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生活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这是张超凡正在创作的一本书的书名。她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给青年人或者是给有梦想的人一些激励、鼓励。

    同样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潘曜还没有走上社会,仍在象牙塔里学习。不过,潘曜却有着绝大多数人都不曾有过的经历。用别人的话说,他曾到过地球的最南端,给南极做过“CT”。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2015年4月,机会终于降临——太原理工大学获得一名南极科考名额。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 ,还经历了—30℃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他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的一套是在昆仑站,也就是南极最高点那个地方安装的那一套。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它主要有个问题就是螺丝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察,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