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万宝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无与乐者

少闲人

③水波不

④出东山之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5)、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闲人如吾两人者 ”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鸸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苹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堑以报先壹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丙】丁亥①,  (魏元帝)封刘禅②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③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  “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郤正④闻之,谓禅曰: “若王后问,宜泣而答:  ‘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注释】①丁亥:公元264年3月27日。②刘禅:刘备之子,公元263年,刘禅降魏。③晋王:指司马昭。后文中的贾充是魏晋之官员。④郤正:刘禅的秘书令。前文的姜维也是蜀之官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