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丁兰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突然觉得对生命充满了希望。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1)、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3)、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手绢上的花田

安房直子

      邮递员良夫把写着“菊屋酒店收”的信送到东街后,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酒库。一位老奶奶接收了信,并邀他进去喝酒。

      老奶奶拿出一个陶壶,说:“这是我家珍藏的菊酒。”

      良夫拿起壶,觉得壶意想不到的轻。老奶奶摊开一块绣着花边的手绢,对壶唱道:“造菊酒的小人,出来吧。出来吧,造菊酒的小人。”

      一架细细的绳梯从壶口放下来,直达手绢的边上。一个男小人从壶里出来,系着很大的围裙,穿着黑色长靴,手戴白色棉布手套,头戴麦秸帽子……一切和真人一模一样。壶里又出来一个女小人和三个孩子小人。五个小人从围裙兜里取出极小的菊苗,开始种植。手绢上,眼看着长出一片绿色的旱田。不一会儿,菊苗长大,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花蕾。花蕾开了,白菊、黄菊、紫菊……很快,手绢成了五颜六色的菊花田。五个小人脱下帽子摘起花朵来。帽子装满后,他们爬上梯子,把花倒进壶里。

       “菊酒的精灵总穿着粗布衣服干活儿,过着快乐的生活。如果他们想穿漂亮的衣服,就会失去造酒的力量,变成一般的小人。”老奶奶说。

      菊花全被摘完,五个小人依次回到装满菊花的壶中。老奶奶贴近手绢,吹出一口气,小小的菊花田顿时消失了。老奶奶拿起壶,往酒杯里斟上酒。良夫对酒非常赞赏,连喝了五杯。

      老奶奶看完信,说:“我儿子在外地赚了好多钱,要我去帮他料理。你帮我保管这个壶吧。小人一天只能出壶一回,一回只能造一壶酒。有两件事你要牢牢记住:第一,造酒不能让任何人看见;第二,绝不许用菊酒赚钱。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幸。”

      有菊酒相伴,良夫过得很快乐。不久,他和惠美子结了婚。一天,良夫偷偷造菊酒时,被妻子发现。良夫吓得脸色苍白。惠美子笑了:“与其想会不会碰坏运,不如想怎样跟小人交朋友。”

      不管他们怎么与小人交流,小人都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一次,惠美子造酒时,不小心把一颗有孔玻璃珠掉在母亲小人身边。第二天,母亲小人把玻璃珠装饰在胸前,干活比往常更起劲儿。

      几个月后,良夫家一点儿坏事也没发生。惠美子把造好的酒倒到玻璃瓶里,送给熟人。没几天,人们纷纷送来礼物,讨要菊酒,一个饭店老板还要出高价购买。惠美子心动了,有钱就能买大楼房,离开这所只有一个房间的公寓。她把酒卖给对方。惠美子总是送玻璃珠给母亲小人作礼物,好让他们造菊酒换钱。

      饭店老板希望惠美子卖给他更多酒。惠美子绞尽脑汁终于想到,把手绢扩大两倍,小人们就能造出两倍的酒。她把手绢越换越大,直至换成摊开在地上的桌布。桌布太大,小人们劳作时开始出汗,登梯子回去时,腿都有点儿摇晃。

      慢慢地,良夫夫妇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陆续送给小人毡帽、长靴、上衣等礼物。小人们的工作比以前更费时间。种苗时,母亲小人常因踩了裙子下襟而跌倒、父亲小人和孩子们唯恐弄脏上衣和裤子……

      这天,良夫又送了把小提琴给他们。小人一家兴致勃勃。父亲小人拉着小提琴来到桌布边缘,飘然跳到地面的草垫上,消失了。母亲小人和三个孩子也陆续来到桌布外边消失了。良夫夫妇一下子被吓呆了。

      小人们再也没出现。良夫发现原先酒库的位置建成了菊屋酒店。卖菊酒得到的钱已够良夫夫妇买一所房子。为避免老奶奶前来索要陶壶,他们买下一栋郊外的房子,乘坐电车,悄悄搬了家。电车进入隧道时,两人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电车和自己都被魔力吸进一个神秘的小洞。

      他们来到新家后发现,邻居竟然是小人一家。“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变成跟他们一样小啦。”惠美子说。

      良夫决定想办法恢复成原来的大小。两人朝着原野那边的浓雾走去。这时,风唱道:“造菊酒的小人,出来吧。出来吧,造菊酒的小人。”这支歌的意义,现在两人终于明白。“逃哇!”两人手牵着手,不停地朝一处泉水那边的雾中跑去。

       “您来了?这是菊屋新开的酒店。”

      两人一惊,看到老奶奶膝上摊着一块绣着花边的手绢。良夫和惠美子偷偷地互相看一眼:原来我们刚才就在那块手绢上转来转去呀!

      老奶奶朝手绢吹了口气,收好手绢,微微一笑:“你们要什么?白酒?啤酒?”她似乎不记得从前的事了。

      良夫和惠美子悄悄走出酒店,深深吸了口东街的空气。                                          

(选自《中外童话画刊•经典读本》2014年第12期)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画晴
                                                                                                     张晓风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
        我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光。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就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可当我站在竹篱面前,我独自摇了半天门铃才发现一个极小的铜锁——她也出去了。
        其实我并不那么渴望见她的。我只想消磨一个极好的太阳天,只想到乡村里去看看五谷六畜怎样欣赏这个日子。
        抬头望去,远处禾场很空阔,几垛稻草疏疏落落地散布着。颇有些仿古制作的意味。我信步徐行,发现自己正走向一片广场。黄绿不匀的草在我脚下伸展着,奇怪的大石在草丛中散置着。我选了一块比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觉得身下垫的,和身上盖的都是灼热的阳光。我陶醉了许久,定神环望,才发现这景致简单得不可置信一—一片草场,几块乱石。远处惟有天草相粘,近只有好风如水。没有任何名花异草,没有任何仕女云集。但我为什么这样痴呆地坐呢?我是被什么吸引着呢?头顶上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叶子不多,却都很青翠,太阳的影像从树叶的微隙中筛了下来。暖风过处一满地圆圆的日影都欣然起舞。唉,这样温柔的阳光,对于庸碌的人而言,一生之中又能几遇呢?
        坐在这样的树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对人品的观察。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于是在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如果你要我成为光,求你叫我成为这样的光。我不禁用全心灵祷求:“不是独步中天,造成气焰和光芒。而是透过灰冷的心,用一腔热忱去温暖一切僵坐在阴湿中的人。”渐近日午,光线更明朗了,一切景物的色调开始变得浓重。记得读过段成式的作品,独爱其中一句:“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想不到我也有缘领略这秋静趣,其实我所欣赏的,前人已经欣赏了。我所感受的,前人也已经感受了。但是,为什么这些经历依旧是这么深,这么新鲜呢?
        一个人,在无垠的草场上,咀嚼着简单的干粮,倒也是十分有趣。在这种景色里,不觉其饿,却也不觉其饱。吃东西只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我原来是带了一本词集子的,却一直没打开,总觉得直接观赏情景,比间接的观赏要深刻得多。饭后有些倦了,才顺手翻它几页。不觉沉然欲睡,手里还拿着书,人已经恍然踏入另一个境界。
        等到醒来,发现几只黑色瘦胚的羊,正慢慢地啮着草,远远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我抛书而起,在草场上纡回漫步。难得这些静的下午,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依头择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光辉却仍旧不减,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爱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晚霞,至于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唯有这样平凡的下午,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的时刻,常常会被人遗忘。但我却不能自禁地喜爱并且瞻仰这份宁静、恬淡和收敛。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吗?叫我们如何消受得完呢?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过青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在我头上,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其实即使有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尽责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动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句云的作品。是云彩总爱反覆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连它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
        我站起身来,摸摸石头还有一些余温,而空气中却沁进几分凉意了。有一群孩子走过,每人抱着一怀枯枝干草。忽然见到我就停下来,互相低语着。
         “她有点奇怪,不是吗?”
         “我们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远足的。”
         “我知道,”有一个较老成的孩子说:“他们有的人喜欢到这里来画图的。”
         “可是,我没有看见她的纸和她的水彩呀!”
         “她一定画好了,藏起来了。”
        得到满意的结论以后,他们又作一行归去了。远处有疏疏密密的竹林,掩映一角红墙,我望着他们各自走进他们的家,心中不禁怃然若失。想起城市的街道,想起两侧壁立的大厦,人行其间,抬头只见一线天色,真仿佛置身于死荫的幽谷了。而这里,在这不知名的原野中,却是遍地泛滥着阳光。人生际遇不同,相去多么远啊!我转身离去,落日在我身后画着红艳的圆。而远处昏黄的灯光也同时在我面前亮起。那种壮丽和寒伧成为极强烈的对照。
        遥遥地看到陈的家,也已经有了灯光,想她必是倦游归来了,我迟疑了一下,没有  走过去摇铃,我已拜望过郊上的晴朗,不必再看她了。
        走到车站,总觉得手里比来的时候多了一些东西,低头看看,依然是那一本旧书。这使我忽然迷惑起来,难道我真的携有一张画吗?像那个孩子所说的:“画好了,藏起来了!”归途上,当我独行在黑茫茫的暮色中,我就开始接触那幅画了。它是用淡墨染成晴郊图,画在平整的心灵素宣上,在每一个阴黑的地方向我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苏童

    儿女们没有见到过那只白鹤。老人说每天黄昏那只白鹤会到水塘边饮水,长长的嘴巴浸在水中,松软的羽毛看上去比新轧的棉花更白更干净,它就站在离核桃树三步远的地方饮水,有时候青蛙从水草丛中跳到岸上,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有时候牛在地里哞哞地叫起来,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但儿女们说他们就在水塘边灌溉耕地,他们从来没见过什么白鹤。

    又是黄昏,天边的云朵像一堆未被燃尽的柴堆,他所熟悉的原野、孤树、池塘和房屋又发出一种低沉的叹息声,这种声音只有他能听见,儿女们有耳朵,但他们不相信天黑前的家园会发出叹息。老人想等会儿天就黑了,天一黑儿女们就要来喊他回去吃饭了,他们对他还不坏,没有嫌他老来多病,但他们只会对他说,爹,回家吃饭了,爹,上床睡吧。他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老人捡起一根树枝,在池塘与核桃树之间的地上来回走了几步,最后他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

    一个小男孩在池塘边捉泥鳅,一个小女孩在核桃树下捕蝴蝶,而老人靠着核桃树睡着了。“白鹤怎么还不来呀?”小女孩没有抓到蝴蝶,就伸手去抓老人的耳朵。老人睁开惺松的双眼望了望天空,他说,太阳一下山白鹤就会来的。

    小男孩抓到了一条泥鳅,对他祖父说,“你把泥鳅切碎了扔进水里,那只大鸟就会来的。”“那不是大鸟”,老人说

    “是白鹤,白鹤是最吉祥的鸟,人可以乘着白鹤到天堂去。”

    “你要乘着白鹤去天堂吗?”小男孩问。

    老人唇边掠过一丝悲凉的微笑,他说,“不是什么人都能乘上白鹤的,我也不敢想我能乘上白鹤,可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们把我拉到西关去。”

    “他们拉你到西关去干什么?”小男孩说。

    “西关有个火葬场”,老人对孙子比划了几下,嘴里发出噼啪啪模拟火焰的声音,他说,“人到了西关就化成一股黑烟。”

    小男孩发现祖父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他用手去抹了抹祖父的眼睛,“你别怕,小男孩想了想安慰祖父道,人不会变成烟的。”

    “人会变成烟”,老人一动不动地靠在核桃树上说,“人是会变成一股烟的。”

    春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祖孙三人,蜻蜓在池塘的水面上飞,粮食种子在池塘边的泥土下生根发芽,蒲公英在路边开出了黄色的小花,那些年幼的生命都环绕着七十三岁的老人飞翔或者生长。

    小女孩跳到地上的大圆圈里蹦着跳着。

    别在里面玩,老人朝孙女摇着头说:“那是爷爷睡觉的地方。”

    “你要是把自己藏在这里,他们找不到你就不会拉你去西关了。”小男孩忽然眼睛一亮,拉住祖父的胳膊说。

    老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说,“可是谁来给我挖这个坑呢?”

    “我来挖”,男孩说,“我会挖坑!”

    老人笑了笑,他不再说话。他闭起眼睛,老人的嘴角上残存着那丝宽和的微笑,但他知道眼泪正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他听不见眼泪滚落的声音,只听见四周的土地仍然散发着沉沉的叹息声。

    我还在呼吸,我还活着呢,老人仍然闭着眼睛靠在核桃树上,他说,“带你妹妹到池塘那边去玩吧,别太吵,你们不是想看白鹤吗?太吵就会把白鹤吓跑的。”

    后来哥哥就模仿大人挥起铁镐,在大圆圈的中心挖下了第一块泥土。

    小女孩伏在祖父的膝盖上看着她哥哥挖坑,她说,“爷爷你别把自己埋起来,埋起来透不出气,你会死的。”

    “爷爷是会死的,可是死在土里比死在火里好,死在火里爷爷就变成一股烟,死在土里爷爷还能看见白鹤,爷爷想让白鹤带着走呢!”老人说。

    “没有白鹤”,小女孩说,“爷爷你骗人,我爹说你老眼昏花,把池塘里的鹅当成鹤哩。”

    “白鹤会来的。”老人抬头望了望天空,他说,“等太阳落山白鹤就会来的。”

    “爷爷,你是不是不想进去了?”男孩端详着祖父的脸,他说,“你怎么哭了?是你自己要这样的,你要是不想埋就别埋了,我们回家吧。”

    “不,我就要进去了”,老人缓缓地站起来。

    老人朝池塘上空观望了一会儿,自言自语着,“太阳下山了,白鹤该飞过来了。”

    老人扣好了衣服的扣子,小心翼翼地滑进了深坑中,老人站在坑内,仰着脸对孙子露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他说,“好孩子,现在开始铲土吧,记住,一铲接住一铲,我不让你停你就千万别停,来,开始铲土吧。”

    男孩顺从地开始铲土,除了几声沉闷的咳嗽声,他没再听见祖父的嘱咐。祖父已经嘱咐过了,不让他停他就不能停。于是男骇一铲接一铲地往坑里填土,他看见潮湿新鲜的黑土盖住了祖父花白的头发,这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说,“爷爷,再填你会透不过气的”,他听见了祖父在泥土下面的回答,祖父说,“别停,再来一铲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泥上下面传来的声音听来很遥远,但却清晰……

(有删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⑪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⑫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⑬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⑭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⑮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南”再发现

胡晓明

    ①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

    ②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③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

    ④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

    ⑤“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当如葵花

赵利勤

       ①骄阳似火,大自然中,恐怕也只有吸足了水分的绿叶才能经得起阳光的炙烤,给人们带来一片阴凉。至于各种植物的花,早已在阳光和煦的春天开过,此时踪影难觅。

       ②春天花虽多,但却没有代表性的花。唯有夏葵秋菊冬梅,一种花独占一个季节,也足够了。不过,如果这三种花再相比,我倒觉得葵花更可敬!秋菊冬梅,看得人相对多些,歌颂的诗词也多些,只有夏日的向日葵,忍受着更多的磨难,却因为夏季的炎热,因为自身的平凡,很难被人提起。

       ③夏天是最考验人的季节,它的狂风暴雨,它的炙烤如火,它的阴晴不定,不但让娇嫩的花不敢开放,也让万物之灵的人类唯恐躲之不及。四季中春秋不冷不热,气候宜人,冬天虽冷,但人们可以穿得厚点儿,再通过运动来抵挡严寒,但夏天就不同了,在室外,人们到现在也无法抗拒它的炎热和暴晒,更别说赏花了!虽说夏天也有荷花开放,但那是初夏,花开得时间又短,它又站在水里,哪能和葵花相比呢?所以,我们都应该给夏日的葵花点一个“赞”。

       ④更让我对葵花敬佩的,是它“向日”的本性。夏天的阳光像烧红的钢针,但向日葵却一点儿也不惧怕,而且还要仰起脸迎接它的挑战!可以说,向日葵的花色黄得那么热烈,正是它浓缩了整整一个夏季阳光的温度,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其中,向人们贡献一个颗粒饱满的秋天!

       ⑤葵花的生命是短暂的,它不像别的花时间越长,枝叶越繁茂。葵花只能生长三季,需要年年栽种。而且它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气候最为恶劣的夏天度过,但花园里种葵花的却很少,庭院栽植也不多,只有在野外的荒郊野岭才有人大片种植,可等人们逢年过节或休闲娱乐,嘴里磕着香甜的瓜子,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有几个会想起向日葵呢?

       ⑥我很喜欢听朴树的《生如夏花》,“不虚此行呀!惊鸿一般短暂,开放在你眼前,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虽然没说葵花,但我眼前总会浮现葵花的模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