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二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于、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驻,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己_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夭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伶官传序》)

    庄宗既好俳优 , 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二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徘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B、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牢,是指古代祭祀用羊、牛各一头。古人又把羊叫“少牢”。 B、告庙,指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C、俳优,是指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指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D、杂戏,是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歌舞戏、傀儡戏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B、《伶官传序》和所节选的《伶官传》片段,都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C、庄宗在安定天下之前,牢记晋王遗命,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矢于先王。态度恭谨,意志坚定,的确可称得上“忧劳”。 D、庄宗最后身死国灭,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他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了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
(4)、把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故?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 , 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门人有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 , 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甚善。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时论翕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疾笃,处置后事如平时,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 , 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裕轩记

刘基

    ①会稽王元实于其居之傍作小室,名之曰裕轩。予既为铭之________,而元实复请记焉。

    ②夫裕者,宽广之谓也。今元实之室,大不盈丈,高不逾仞,庭不容拱把之木,径不通一马之足。栉栉密密,籓篱逼塞,不见孔隙,而谓之裕,可乎?盖人之裕在物,而王子之裕在我;人以物我裕也,王子于我裕而不知物之裕不裕。于是我裕而物从以裕,其斯所以为裕乎?

    ③今夫人,忧思钟乎情,好乐牵乎心。我欲富也,金谷珊瑚不为多,西蜀铜山不为饶,陶朱猗顿之积不为丰;我欲贵也,通侯牧守不为尊,大车驷马不为荣,万钟五鼎不为属厌;我欲娱乐也,食前方丈不为奢,歌舞靡曼不为淫,弋猎驰骋不为荒,珍禽奇玩充斥亭馆不为侈丽。则必竭力以求之,有所不获,则食不甘、寝不安。若是,虽履汗漫之野,登穹窿之丘,将无所容其身,而可谓之裕乎?

    ④而王子则不然,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于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夏一絺而凉,冬一裘而温,无求多于衣服,而吾之心裕如也;诵吾诗,读吾书,适吾情则游,足则息,倦则卧,无求多于盘乐玩好,而吾之心裕如也;足不践讼狱之庭,耳不接市肆之言,目不耽佳冶之容,口不谈官政之是非,无求欲尚人,而吾之心裕如也。一榻之小,容身之外非吾庸;一室之卑,蔽风雨之外非吾忧;僮仆之愚,子弟之痴,任使令之外非吾诛,然则何往而不裕哉?

    ⑤甲午之岁,余辟地于越,主王氏,知王子之为人,与之交而善,于是乎为之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于成龙传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 , 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邻瑶岁来杀掠,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康熙六年,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盗自赎。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馀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具狱辞,骈缚坑之,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巡抚张朝珍举卓异。

    十三年,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三桂散伪劄遍湖北州县,麻城、大冶、黄冈、黄安诸盗,皆倚山结寨应三桂。妖人黄金龙匿兴宁山中,谋内乱。刘君孚者,尝为成龙役,善捕盗,亦得三桂劄,与金龙等结大盗周铁爪,据曹家河以叛。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成龙诇【注】知君孚虽反,众未合,犹豫持两端。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呼君孚出见,叩头受抚,降其众数千。金龙走纸棚河,与其渠邹君申往保山砦,成龙擒斩之。朝珍以闻,请复官,即黄州知府。二十三年,命成龙兼两巡抚事。未几,卒于官。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 , 谕知府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又谕大学士等曰:“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加太子太保。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注释】诇:xiòng,侦察,刺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也。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精于《三礼》,兼善《春秋》百家之说。任城王澄重其学业,为其声价。澄功衰在身,欲七月七日集文武北园马射。普惠奏记于澄,澄意纳其言,托辞自罢。澄转扬州,启普惠以羽林监领镇南大将军开府主簿,寻加威远将军。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还朝,仍羽林监。

时太后父胡国珍 , 赠太上秦公。普惠以前世后父无太上之号,诣阙上疏,陈其不可。左右畏惧,莫敢为通。太后览表,亲至国珍宅,召集五品以上博议其事。普惠以理正之,无所屈。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泗。普惠谓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普惠以天下人 , 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恐人不堪命。上疏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及任城王澄薨,普惠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于禫除,虽寒暑风雨,无不必至。初,澄嘉赏普惠,临薨启为尚书右丞。尚书诸郎以普惠地寒,不应便居管辖,相与为约,并欲不放上省,纷纭多日乃息。魏子建为益州刺史,有赃罪。普惠往验之,事遂得释,故子建父子甚德之

萧衍弟子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上疏,请赴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右丞如故。出除东豫州刺史。淮南九戍十三郡,犹因萧衍前弊,别郡异县之人错杂居止。普惠乃依次括比 , 省减郡县,上表陈状,诏许之。宰守因此,绾摄有方,奸盗不起,人以为便。普惠不营财业,好有进举,敦于故旧。冀州人侯坚固少时与其游学,早终。其子长瑜,普惠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孝昌元年三月,在州卒,时年五十八。赠平北将军、幽州刺史,曰宣恭。

(节选自《魏书·张普惠传》)

注:①括比:查验登记户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