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二)
材料:1902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登陆东沙群岛,清政府同日本交涉,并派人到东沙群岛勘查。1909年达成协议,日本承认中国的东沙群岛主权。二战后,中国国民政府收复东沙群岛,并派军驻守。
1926年,中国宣布拥有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主权。
1933年法国将南沙群岛划归安南国,引起中国和英国反对,广东省政府于1934年派船舰绕南沙群岛航行。
1947年中国政府发布“十一段线”地图,宣布拥有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及岛礁的主权。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的西方殖民地民族意识抬头,纷纷在殖民宗主国的扶持下独立建国,为今日的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埋下导火线。
2015年以来,美国多次以“航行自由”的名义派遣军舰穿越中国南中国海。
(注:汉武帝时中国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南海,宋代南沙群岛进入中国版图。明清时期中国渔民在中业岛等岛上建房、水井等。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军航海旧记录,以第三方立场证明:清代和民国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海各岛礁,并在有的岛上常年生活。)
——摘编自吴汉钧《未完的大国博弈》
1653年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 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 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 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
材料一
雍正帝接受了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废土司为府、州、县。1731年,这项工作初步完成。改流的实行,清军驻防地扩大,雍正为加强对新设府县的控制,增添营汛(戍防军队)。在改流地区,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实行按田亩征税的原则,但征收多少,又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少于内地。很多土民有了土地,大有重见天日的感觉。
——杜诗瑀《清世宗雍正传》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 |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
1683年 |
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
1684年 |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
1713年 |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
1757年 |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
1727年 |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
1759年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1762年 |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
材料三
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