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一事件的内容?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次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

的变革、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春秋以来,……一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摘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册改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砰,指南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役,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目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407期

材料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一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即知识分子)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一一摘自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

请回答: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材料六: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