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色山茶花

    席慕蓉

        ①山茶花开了,那洁白而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②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棵开花的树。

        ③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开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④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⑤所以,我每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仔细地看。1

    ②谨慎持重。2

    【答案】
    (2)第①段中的两个“又”字用法相同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两个“又”都表示重复或继续。 B . 不相同,前一个“又”表示重复,指相同的情况重复出现;后一个“又”表示并列。
    【答案】
    (3)“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棵开花的树。”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写下来。
    【答案】
    (4)第③段中哪句话描写了山茶花的开花过程?在文中找出来,并画上“1”。
    【答案】
    (5)每朵花只能开一次,我们的生命亦是如此。请仔细品味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2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________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留住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________如数奉献。

        他公正。________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________一个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子。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________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二十四番花信(节选)

    宗璞

    ①紧接着便是那若有若无的幽香,提醒着丁香上场了。窗下的一株已伴我四十余年。以前伏案写作时,只觉香气直透毫端,花墙边的一株是我手植,现在已高过花墙许多。几树丁香都不是往年那种微雨中淡淡的情调,而是尽情地开放,满树雪白的花,简直是光华夺目。我已不再持毫,缠绕我的是病痛和焦虑,幸有这光亮和香气,透过黑夜,沁进窗来,稍稍抚慰着我不安的梦。

    ②我为病所拘,只能就近寻春,以为看不到玉兰和海棠了。不想,旧地质楼前忽见一株海棠正在怒放,迎着我的漫步。海棠的花最当得起“花团锦簇”这几个字。东坡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照的就是海棠。海棠虽美,只是无香,古人认为这是一大憾事。若是无香要扣分,花的美貌也可以平均过来了。再想想,世事怎能都那么圆满?又一天,走到临湖轩,上了台阶,本来是空空的庭院,现在觉得眼睛里很满,原来是两株高大的玉兰,不知何时种的。玉兰正在开花,虽已过了最盛期,仍是满树雪白。那白花和丁香不同,显得凝重得多。地上片片落花也各有姿态,我看了树上的花,又把脚下的花看了片刻。

    ③蔡元培像旁有一株树,叶子是红的,我叫它红叶李。从临湖轩出来走到这里,忽见它也是满树的花。又过了两天,再去寻时,已经一朵花也看不见了。真令人诧异不止。

    ④“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花朵怎能老在枝头呢?万物消长是大自然的规律。柳絮开始乱扑人面。我和仲德走在小路上,踏着春光,小心翼翼地,珍惜地。不知何时,那棵朱砂碧桃的满树繁花也已谢尽,枝条空空的,连地上也不见花瓣。别的花也会跟着退场的。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

    (选自《宗璞散文》,有删改)

    阅读理解

    那个乞丐(节选)

    季羡林

    ① 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 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 面色黧黑,满脸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主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 奶奶! 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我们成了熟人。

    ③ 她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见。

    ④ 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不是盲人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只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扁豆便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一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选自《心中的日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