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劝学》中【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淘米水,引申为脏水,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B、而闻者         彰:清楚 C、江河         绝:断绝 D、之滫         渐:浸
(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思矣/编之以发 B、不如须臾之学也/系者然也 C、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白沙在涅,与俱黑 D、风雨兴/西方有木
(3)、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为之而寒于水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而编之以发 C、所系者然也 D、吾从而师之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 , 《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 , 是非分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

    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龙度亭侯。

    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燮遣子廞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瑇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节选自《三国志·士燮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璞字道真林子少子也童孺时神意闲审有异于众太祖问林子闻君小儿器质不凡甚欲相识林子令璞进见太祖奇璞应对谓林子曰:“此非常儿。”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尤练究万事,经耳过目,人莫能欺之。弱冠 , 吴兴太守王韶之再命,不就。张邵临郡,又命为主簿,除南平王左常侍。太祖引见,谓曰:“吾昔以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日之授,意在不薄。王家之事,一以相委,勿以国官乖清涂为罔罔也。”元嘉十七年,始兴王漆为杨州刺史,宠爱殊异,以为主簿。时顺阳范晔为长史,州事。晔性颇疏,太祖召璞谓曰:“神畿之政,既不易理。濬以弱年临州,万物皆属耳目,赏罚得失,特宜详慎。范晔性疏,必多不同。卿腹心所寄,当密以在意。彼虽行事,其实委卿也。”璞以任遇既深,乃夙夜匪懈,其有所怀,辄以密启。每至施行,必从中出。晔谓圣明留察,故深更恭慎。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黩,璞有力焉。除秣阳令。时天下殷实,四方辐辏,京邑二县,号为难治。璞以清严制下,端平待物,奸吏敛手,猾民知惧。其闾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斗,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者,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探擿是非,各标证据,或辨甲有以知乙,或验东而西事自显,莫不厌伏,有如神明。以疾去职。太祖厚加存问,赏踢甚厚。三十年,元凶弑立,璞乃号泣曰:“一门蒙殊常之恩,而逢若斯之运,悠悠上天,此何人哉!”日夜忧叹,以至动疾。会二凶逼令送老弱还都,璞性笃孝,寻闻尊老应幽执,辄哽咽不自胜,疾遂增笃,不堪远迎,世程义军至界首,方得致身。先是,琅邪颜竣欲与璞交,不酬其意,竣以致恨。及世程将至都,方有谗说以墣奉迎之晚,橫罹世难,时年三十八。

(《宋书•沈璞传》)

【注释】元凶:指宋文帝刘义隆之子刘劭,刘义隆被刘劭所杀。后文“二凶”指刘劭以及其弟刘睿。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为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权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聪明,弄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命司马光等置局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用不足,在用度大奢,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上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光曰:“然。陛下当审察其是非。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也,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独与三人共为天下耶?”

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成效。”光自是绝口不复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