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九下5 孔乙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那脱不下的长衫

刘云龙

    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戗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远没有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的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亏,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索,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⑤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
(2)、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那么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的“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
(3)、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4)、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小小说《主角》,完成小题。

主角

【美】安•古德里斯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②“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③“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④“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⑤“因为我的角色!”

       ⑥《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⑦“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⑧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吉。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⑨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吉(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⑩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⑪但这不是简单地爬,丹言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⑫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⑬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丹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⑭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雨天读杨绛

安徽亳州第三中学   陈真

       ①2016年5月25日,有关杨绛先生辞世的消息传遍网络,杨先生总算不用再忍受思念的折磨,“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②次日,原本夏意浓浓的小城内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我不禁起了疑心:莫非这场雨是上天在为杨绛先生送行吗?

       ③冒着小雨,我跑到图书馆里借了一些杨绛先生的著作,一个人躲在音乐教室里如痴如醉地重读这些文字,以此来缅怀杨绛先生。对于一位作家而言,读她的书或许是对她最好的纪念了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不追名逐利,单单钟情于自然与艺术。人各有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杨绛先生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安宁,她在百岁之时曾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多么优雅闲适的生活境界,令多少文人雅士心驰神往。

       ④数十年前,清华园内,一个是清逸温婉、知书达理的杨绛,一个是衣冠简朴、文采飞扬的钱锺书,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钱锺书直言:“我还没有订婚。”杨绛也当即表示:“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72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些都不是事实。”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自从初次见面之后,两人来往更加密切。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钱、杨两位先生从同一所校园走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为一对文人伉俪,后来的许多风风雨雨都未将二人分开。如此忠贞不渝的爱情,真是羡煞旁人。

       ⑤在日常生活中,钱、杨两位先生与他们的女儿都不善交友,只爱躲在小楼里,每人一张书桌,埋头苦读,潜心治学。多少个日月,杨先生与爱人在书房里吟诗作对,激扬文字,“为伊消得人憔悴”。爱人和女儿相继离杨绛先生而去之后,又有多少个孤独难熬的日子,她独自一人借着灯光,整理爱人生前的手稿与文集。

       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段被传为佳话的爱情,一生对文学至死不渝的追求,杨先生的至高境界,吾辈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先生做人、做文的品质,值得我们景仰。

       ⑦斯人已去,风骨犹存。

(节选自《作文》2016年第9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掬充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

    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

    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

    ④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

    ⑤我知道这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己怀念已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哈尔滨。

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⑦然而离开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

    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

    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

    ⑩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8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

    ⑪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第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的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

    ⑫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差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冬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

    ⑬那段日子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

    ⑭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然后顶着寒风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9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直写到半夜,才蹑手蹑脚地悄悄回寝室休息。

    ⑮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

    ⑯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

    ⑰就有了《夏》,有了《白罂粟》,有了《淡淡的晨雾》,还有其他的文字。

    ⑱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年4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嫩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

    ⑲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

(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蚕儿

陈忠实

    ①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我叫蒋玉生。”
    ②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③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拌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他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你们养蚕干什么?”“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着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④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初夏的傍晚,蒋老师领着我们,跳进水里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⑤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摇来摆去。它要网茧儿咧!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⑥第二天,上第一节课了。他走进教室,和往常一模一样。我在班长叫响的“起立”声中站起来,一眼看见,老师那双眼睛里有一缕难言的痛楚。

⑦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说话结结巴巴:“同学们,我们上音乐课……”老勉强笑着,“我教,你们跟着唱:春风,吹遍了原野……”我突然看见,他的眼角淌下一股泪水。教里,没有一个人应着唱。“我要走了,心想给大家留下一支歌儿……”他勉强笑着,突然转身走出去了。

⑧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他站在桌边,强笑着,i “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我们从手中夺过行李,走出小房。
    ⑨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⑩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见到了他。他的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⑪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我告诉我毕业后,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张丝片。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有删改)

阅读《沙漠玫瑰》,完成下面小题。

沙漠玫瑰

岑晴

①那天去花市选花。正值夏天,花圃里青翠如染,芳菲深深浅浅,占尽妖娆。

②在花市粉黛的三千“佳丽”中间,我注意到几盆绿植出落得颇为与众不同。它们有着青褐色的茎座,粗壮得像一个紧的拳头,上面盘桓着小蛇一样的虬枝。拳头上伸展出七八条挺拔的枝丫,直指苍穹,枝丫顶端三五片叶子横斜着,似小小芭蕉扇,肥厚嫩绿。这一副虎头虎脑的模样,在一众莺啼燕语的“娇娥”里,倒像是翩翩公子。

③我问园工:这是什么树?园工笑答:沙漠玫瑰。

④我一脸狐疑,这看起来哪有玫瑰的半点绰约风情?园工又笑道,这花很好养呢,不用经常浇水,开花也很漂亮。我点点头,暗自思忖,既是来自沙漠的精灵,性情必是彪悍坚忍,与我这种放养型的牧花人甚是相得益彰。于是毫不犹豫地带了一盆回家,同时还带回了一盆江南玫瑰。

⑤两盆花肩并肩摆放在阳台上,别有一番风味。一个细枝弱叶,一个粗枝大叶;一个风来轻舞,一个正襟危坐;一个顾盼生姿,一个心无旁骛。

⑥因其“沙漠”之名,我对沙漠玫瑰的照料就偷懒一些。有一次,连着五六天没有浇水,夏天的太阳又极毒辣,它也只是不动声色地黄了几片叶子,整体照样蓬勃如初。黄叶子轻轻触碰就掉下了,叶辞树都辞得十分干脆利落。我由此相信它是顽强刚毅的。它粗壮的茎干,如同驼峰,蕴藏着丰盛的力量,来抗衡艰难困苦的境况。我有时候看着它,又觉着似一座小山峰,那棱角分明的曲线,勾画出沉默的倔强,任天地间风吹雨落,自是巍然伫立。

⑦大约一个月后,沙漠玫瑰顶端的叶片间悄悄冒出三四个“青豆粒”来,渐渐抽长成拇指般大小的花苞,小酒瓶状。苞身青中泛红,尾巴是一小段卷合着的花瓣,尖尖的,绛红色,仿佛在酝酿着什么。我将掌心轻轻托着它,细细观赏,不禁痴想,如果我去吻一下这美丽的“小瓶子”,花苞会不会“噼啪”一声打开,里面坐着一位可爱的拇指姑娘?

⑧过了三五天,在我的满心期待里,花瓣儿不疾不徐地吐露芬芳,成了小喇叭状。原先的绛红色褪去些许深沉,变成了明丽的桃红色。但整朵花儿不是一色红透,而是红白相间,是一种不单调的既清且艳之美。阳光的热情使之具有通透晶莹的质感,愈发楚楚可人。

⑨又是一个星期的斗转星移,花朵儿便相约在枝头竞相盛放了。一个枝头三四朵,七八个枝头连成一片,相互簇拥,衣香鬓影。远远望去,像一把撑开的花伞,又像一团彩云萦绕着青峰。这茎枝的苍劲有力衬托着花儿的娇憨如絮,自然流转出一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意态风韵,让人赞叹不已。

⑩这亦刚亦柔的绝美之姿,让我想到,这不正是世间事物展现出的最好状态么?

⑪刘禹锡诗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山刚水柔的天成。

⑫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观者,后人评说:“飘若浮云之轻盈,矫如惊龙之遒健。”这是刚柔合一的至臻妙境。

⑬而作为世间万物之灵的人们,性情上既有阳刚之气,亦有柔和之美,在心思、言语、行为上自然地遵循刚柔相济的风格,不也正是立身处世的最佳境界吗?

⑭在家赋闲的曾国藩,潜心研究黄老之道,反思自己的言行,终于惊觉:是自己行为锋芒毕露,刚烈太过,像一只刺猬浑身尖锐,才会导致自己被孤立的局面。幡然醒悟的曾国藩,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含刚强于柔弱之中,斯为人之佳境。

⑮刚,是一种风骨和韧劲,是坚守原则底线的正气,是面对逆境的勇敢顽强和面对顺境的初心不改,是不过分依赖的自立自强,是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寻;柔,是一种宽容和圆润,是上善若水的以柔化刚,是巧妙的婉转和智慧,是不伤及他人自尊的善良,是对世间的爱意和温暖。刚柔合和,柔而有骨,刚而有情,是人情练达的文章里跃然纸上的沙漠玫瑰,是自我保护和自我成长的最强铠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为周庄卖画

冯骥才

①1991年冬天,我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其间二位好友吴芝麟和肖关鸿约我去远郊的周庄一游。那时周庄尚无很大名气,以致我听了反问道:“值得一去吗?”二位好友眯着眼笑而不答。

②车子在一片寂寞又灰暗的村落前停住。穿入一些窄巷,就是入村了。这天雾大,站在石板桥上,如在云端,四外白白的全是流烟,只听得水鸟的翅膀用力扇动浓重的雾气时扑喇喇的声音就在头上边。更奇妙的是,看不见河,却听得到船儿“吱呀呀”的摇橹声穿过脚下的石桥。一股南方的柔情使我心动。

③下了桥,走进一条宽一些的街上,便能看见来来去去的人影子了。古村落的活力从来就是在这样的老街上。那时候,周庄尚未开发,却有了一点点文化的觉醒。当地的一位文物员带领我们走街串巷,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这古村的历史,话里边带着几分自豪。

④走进一幢老宅,从砖木的精雕细刻中始知周庄当年的殷富。原来这老宅竟是江南巨贾沈万山的故居。我马上感觉与周庄有了一种异样的亲切。这缘故,来自童年时一本心爱的小人书,叫作《沈万山巧得聚宝盆》。描写心地善良的沈万山贫困交加,走投无路,一头撞向家中破墙,不料老墙里惊现一个巨大的煌煌夺目的聚宝盆。沈万山由此经商发财,并用赚来的钱财济困扶危,赢得一世的赞许。后来,每次想起这本在文革中丢失的小书都会有一点点怅然。没想到这早已沉睡在记忆底层的一种情感竟在这湿漉漉而幽暗的老宅里被唤醒了。

⑤中午过后,从沈家走出来,没几步就是河边。此刻,大雾已散。一条被两排粉墙黛瓦的小屋夹峙着的小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忽然,我注意到远远的有一座两层小楼略略凸出岸边,楼外一条短短的木梯通到水面,那里系着一条轻盈的扁舟。我指着这远处的小楼说,不用画了,这就是画。·

⑥文物员告诉我,这座如画的小房子,被称做迷楼。当年这里是个茶馆。柳亚子的南社诸友常聚在这里活动,被人误以为这些才子们叫茶馆主人的一个美丽又娇好的女儿迷住了,还闹出一些笑话来。我说:“看来周庄无处无故事。”这话本该引来文物员更得意的表情,谁料他面露一丝忧愁,还叹了口气。我问他是何原因。这原因出乎我的意料! 原来迷楼的主人想拆掉房子,用卖木料的钱去盖一座新房。

⑦我一怔,心潮翻涌:“迷楼啊! 为何偏偏是你!”我不甘心,马上问道:“这座小楼的木料能卖多少钱?”文物员说:“三万吧。”我斩钉截铁地说:“我来出这笔钱吧。现在正有两位台湾人在上海的画展上想买我的画,我不肯卖,但为了这座小楼我愿意卖! 一会儿回上海马上就把画卖掉。咱把这迷楼留住!”

⑧吴芝麟笑道:“大冯也被这迷楼迷住了。”

⑨我马上请求文物员帮忙联系迷楼主人,我则联系那两位台湾人。没想到文物员的一声若丝叹息却让我的心滂沱大雨。原来房主听说有人想买这座迷楼,猜到此楼不是寻常之物,马上把价钱提高到十万以上。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行! 还要再卖画!”吴、肖二友对我说:“这房子买不成了。等你出到十万,他会再涨价。不过你也别急,你不是怕这房子拆掉吗? 这一买,一不卖,反而不会拆了。”此话有理。如此迷楼还立在周庄。

⑩回程的车上,寂寞又灰暗的村落缠绕着我的心,我咀嚼着这一路发生的事情。这次周庄之行,深深地触动并击醒了我:在经济生活的转型中,我们的精神家园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无声地松垮了,一个看不见的时代性的文化危机正在袭来;而只有真的开始行动才能抵御这场危机。

⑪我的文化保护是以周庄为起点的:从周庄思考,从周庄行动。

(选自《冯骥才精选散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