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甘肃省庆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A、张骞 B、董仲舒 C、卫青 D、班超
举一反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摘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序号

人物

主要事迹

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商鞅

秦孝公任用他主持变法,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李冰

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张仲景

东汉名医,撰写《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马钧

制作的翻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常用的水利灌溉器械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羲之

代表作《兰亭集序》,他将中国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降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弧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尘封,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三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旅行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