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测试试卷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2)、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3)、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选填“加盐”或“加水”)。
举一反三
当我们向AI提问“提供深中通道相关信息”时,国产人工智能Kimi提供了以下信息:

①深中通道是一项连接深圳和中山的跨海集群超级工程,集桥梁、岛屿、隧道和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这项工程于2024年6月30日上午举行了开通仪式,并在当天下午3点正式通车。

②深中通道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之间的距离,将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广州南沙至中山仅需15分钟,珠海和江门至深圳的车程也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这样,中山前往深圳机场将更加便捷,深圳宝安的制造业也可以外溢到中山马鞍岛。

③深中通道的建设历经七年筹备和建设,有超过15000名建设者参与施工。通道的开通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新的交通速度,还在72小时内实现了超过30万车次的通车量,日均车流量超过10万车次。

④深中通道的设计和建设实现了多项创新和突破,例如深中大桥采用1666米超大跨径桥梁,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通航净高76.5米,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此外,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长6845米,为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上沉管隧道。

⑤在通车试运营期间,深中通道实施了ETC电子收费,并配有应急设备确保通行顺畅。通道的限速为左侧两车道小客车专用道限速100公里/小时,右侧两车道限速90公里/小时。此外,深中通道还开通了两条深中跨市公交线路,每天发车超过90班,票价在15元至18元之间,实现了跨城出行变“同城通勤”。

⑥在建造“沉管隧道”时,先在陆地上预制“沉管”构件:用浮运的方法运输,即将“沉管”两端密封,密封的“沉管”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漂浮在水面上,用拖轮拖至预沉位置;定位后、将这些构件沉放在预先没挖好的沟槽中并联接起来,回填砂石,拆除隔墙形成限道、“沉管”标准管节长度165米、漂浮时排水量约8万吨;单个管节由2500多个独立仓格构成、工艺参数控制及施工组织难度大。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