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明清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达到顶峰。明朝时,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请问,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哪一个与上述材料中明朝的做法属同一种性质?(    )

A、汉朝时汉武帝实行了内外朝制度 B、清朝时康熙皇帝设置了南书房,来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C、清朝时,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互不统属 D、唐朝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