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金蝉脱壳”的本义是指昆虫(  )

    A . 产卵繁殖后代 B . 卵孵化成幼虫 C . 蛹羽化成成虫 D . 蜕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 2.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法,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 B . 用水稻的种子进行繁殖 C . 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 D . 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
  • 3. 应对中考,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 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B . 适当锻炼与娱乐,减轻压力 C . 天天熬夜加班,强化记忆 D . 按时作息,精力充沛
  • 4. 血液化验报告单中的RBC和HGB分别表示(   )
    A . 血小板和白细胞 B . 红细胞和白细胞 C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D . 红细胞和血小板
  • 5.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共同途径是 ( )
    A . 心房→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 . 心室→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 . 心室→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 . 心房→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 6. 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下列反射与此不相同的是(  )
    A . 膝跳反射 B . 缩手反射 C . 婴儿尿床 D . 望梅止渴
  • 7.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 . 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 . 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 .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 . 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 8. 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  )

    A . 巨人症 B . 糖尿病 C . 侏儒症 D . 地方性甲状腺肿
  • 9.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分泌不足时会使人患(  )

    A . 呆小症 B . 巨人症 C . 糖尿病 D . 侏儒症
  • 10. 森林生态系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 . 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 C . 呼吸作用较弱,产生水分少 D .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减少
  • 11.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 . 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D . 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 12. 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是(  )
    A . 表皮 B . 气孔 C . 叶肉 D . 叶脉
  • 13. 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14. 青春期发育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B . 出现第二性征 C .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D .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的增加
  • 15.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男性、女性的性腺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B . 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所 C .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D . 受精卵是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
  • 16. 下列关于人体生理与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 B . 冬天外界寒冷空气经呼吸道达到肺部时温度可升到37℃ C .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 D . 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 17. 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 )传染病( )
    A . 呼吸道 B . 消化道 C . 血液 D . 体表
  • 18. 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 . 44+XY B . 22+X和22+Y C . 22+XY D . 22+X或22+Y
  • 19. 在孟德尔的高豌豆和矮豌豆的实验中,基因组成Dd的豌豆植株表现出的性状(    )
    A . 高豌豆 B . 矮豌豆 C . 介于两者之间 D . 有的为高,有的为矮
  • 20. 下列现象中,不能够遗传的是(  )

    A . 菊花的红色和黄色 B . 家兔毛色的白毛和黑毛 C . 晒黑的皮肤 D .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 21.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这主要是为了预防(    )
    A . 遗传病 B . 寄生虫病 C . 传染病 D . 维生素缺乏症
  • 22. 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 . 原始海洋 B . 原始大气 C . 雨水 D . 火山口
  • 23. 下列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
    A . 苔藓植物 B . 藻类植物 C . 种子植物 D . 蕨类植物
  • 24. 原始大气中不含(    )

    A . 氢气 B . 氧气 C . 硫化氢 D . 二氧化碳
  • 25. 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    )
    A . 现在生存的生物 B . 动物的胚胎 C . 细胞色素C D . 化石
  • 26. 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
    A . 受精卵 B . 肌细胞 C . 卵细胞 D . 神经细胞
  • 27. 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 . 控制传染源 B . 控制传播媒介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保护易感者
  • 28. 免疫细胞主要是(    )
    A . 淋巴细胞 B . 吞噬细胞 C . 红细胞 D . 腺细胞
  • 29.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30. 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 . 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C . 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 .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 31.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新的噬菌体,这是因为DNA是(  )

    A . 主要的遗传物质 B . 控制性状的单位 C . 提供能量的物质 D . 遗传物质的载体
  • 32. 2017年5月,某地4名初二学生结伴到河边戏水,一名同学不慎滑落深水中。当同学们呼喊大人救他上来时,他已无呼吸和意识。人们立即采取了下列措施:①胸外心脏按压; ②拨打120;③人工呼吸;④开放气道。因方法得当,该同学得救了。请问正确的急救顺序是(    )
    A .   ③②①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①③②
  • 33. 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 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 . 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C . 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 . 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
  • 34.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 B . 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D . 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者的疯狂捕杀

二、综合题

  • 35. 根据你对人体系统的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 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
    (2) 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3) 视觉形成于
    (4) 骨的结构中具有造血功能的是中含有成骨细胞。
    (5)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6)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调节协调统一各项生命活动
  • 36. 泰州兴化油菜花,位于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以千岛样式形成的垛田景观享誉全国。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每当清明前后,油菜花开,蓝天、碧水、“金岛”织就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奇丽画。请回答
    (1) 油菜花属于器官。
    (2) 蜜蜂采蜜属于行为,可以帮助传份,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3) 农民在给油菜播种前松土,主要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另外两个条件是
    (4) 油菜籽榨油,其实是从种子的中提取。
  • 37. 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构成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请完成下面碳-氧平衡公式:


    ;②;③;④.

  • 38. 有研究表明,人类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隐性关系(用A、a表示),请分析如图某家系关于该对性状遗传的有关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基因对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基因为(填“显性”或“隐性”)。
    (2) 图中7号与5号、6号的性状差异称为
    (3) 通过7号的基因型推导5号和6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4) 如果7号个体经过矫正为惯用右手,她与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的男人结婚,其后代有没有可能出现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
    (5) 根据国家的二胎政策,5号和6号夫妇想再生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男孩的机会有多大?
  • 39. 请阅读下面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当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导致死亡。

    (1) 艾滋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
    (2) 艾滋病患者是引起艾滋病的
    (3) 艾滋病病毒没有结构,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构成。
    (4) 作为中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艾滋病患者?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