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三上期学业测试一历史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0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丽丽到两河流域游历时,在附近的一些古老寺庙残破不堪的墙壁上,见到了一种奇怪的文字,它们应该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腓尼机字母 D . 甲骨文
  • 2. 公元前49年,夺取罗马政权,建立军事独裁后被刺杀的是(   )

    A . 凯撒 B . 屋大维 C . 斯巴达克 D . 安东尼
  • 3.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先用金钱赎买,后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城市是(   )

    A . 罗马 B . 马塞 C . 巴黎 D . 琅城
  • 4.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的阐明了他在物理学上的一大贡献是(   )

    A . 浮力定律 B . 杠杆定律 C . 阿基米德定律 D . 质量守恒定律
  • 5.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 . 阿拉伯人、中国人 B . 阿拉伯人、印度人 C . 印度人、阿拉伯人 D . 印度人、中国人
  • 6. 下列国家中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

    ①古埃及

    ②古罗马帝国

    ③西罗马帝国

    ④拜占庭帝国

    ⑤亚历山大帝国

    ⑥波斯帝国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④⑤⑥ D . ②③④⑥
  • 7.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宗教经典是什么?(   )

    A . 耶稣、《古兰经》 B . 释迦牟尼、《圣经》 C . 穆罕默德、《古兰经》 D . 穆罕默德、《金刚经》
  • 8.

    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 . 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C . 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见证 D . 是国王权利的象征
  • 9.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目的是(   )

    A . 反对奴隶制度 B . 主张消灭剥削压迫 C . 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D .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 10. 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以农业经济为主

    ④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⑤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1. 基督教产生在(   )

    A . 印度 B . 巴勒斯坦 C . 阿拉伯半岛 D . 小亚细亚
  • 12. 如果你是一个考古学家,你想研究最古老的人类化石,你准备去(   )

    A . 非洲 B . 亚洲 C . 美洲 D . 欧洲
  • 13. 下列与父系氏族公社有关的是(   )

    ①婚姻关系相对固定

    ②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

    ③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④男子在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⑤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4. 《天方夜谭》主要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   )

    A . 埃及 B . 阿拉伯 C . 希腊 D . 中国
  • 15. 马拉松长跑起源于(   )

    A . 波斯 B . 马其顿 C . 雅典 D . 罗马

二、列举题

  • 16. 组合列举题

    ①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是(   )

    ②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图景的英雄史诗是(   )

    ③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时,成为它的内湖(  )

    ④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而设立的(  )

三、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属于它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在农村,种姓制度则比较根深蒂固。人们依然可以根据衣着、举止、语言用词甚至头饰来判断人们的种姓,而高种姓的人与低种姓的人来往不多。

    材料三:印度种姓制度这颗参天大树虽然开始腐烂崩溃,但倒下的速度却十分缓慢。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在目前印度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高种姓的人仍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迈和行政大权。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出自哪一国家的文献?

    (2) 这部文献是由谁制定的?

    (3) 根据材料内容分析,这部文献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

    (4) 这部文献在世界法典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 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哪一外族的入侵有关?

    (6) 材料二中的高种姓和低种姓有四个等级,请你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出

    (7) 印度种姓制度这颗“参天大树”倒下的速度十分缓慢的原因是什么?请试着说出一点。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孩一生下来就要经过优选,身体残弱的就要被扔进山谷,健壮的到7岁就开始接受军事训练。有时他们还要通过做苦工、挨鞭笞(chī),来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男子20岁开始服兵役,允许结婚,但必须住在军营里;30岁可以任官职,回家居住;60岁才可退役。斯巴达妇女在婚前也要接受严格训练,为的是成为合格的母亲。

    材料二:公民家庭的男孩,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自由讨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公民家庭的女孩子除担任家务以外,也在家练习读写,演奏乐器。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人的什么教育方式?

    (2) 两国的教育特点各是什么?

    (3) 材料二所指的城邦什么时候达到全盛时期?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作用怎样?通过他的改革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 19. 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形式展开: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他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文明的乐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在古代各国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举出两次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

    (2) 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 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交往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的作用。

    (4) 为在全人类倡导和平交往,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材料: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材料中的这位商人是谁?他在中国什么朝代时入朝为官?当时的皇帝是谁?他口述的什么书成了西方殖民者开辟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