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蒙古中学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08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B . 蘑菇 C . 青蛙 D . 课桌
  • 2. 下列活动不是人和动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是(  )
    A . 呼出气体 B . 出汗 C . 脱发 D . 排尿
  • 3.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西瓜地里长出杂草,西瓜与杂草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合作 D . 没有关系
  • 4. 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5.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植物 B . 阳光 C . 土壤和空气 D . 温度和水
  • 6. 你认为“关爱”的真正含义应该是(  )
    A . 关爱人类 B . 关爱珍惜动植物 C . 关爱农作物 D . 关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 7. “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这说明(  )

    A . 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
  • 8.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资源匮乏 B . 环境污染 C . 粮食短缺 D . 导弹发射
  • 9.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 B . 空气 C . 温度 D . 阳光
  • 10.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 生命现象 B . 生物的活动规律 C . 一切生物的组成 D . 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
  • 11. 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⑦⑧ C . ①③④⑥ D . ②⑤⑦⑧
  • 12.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 新鲜的 B . 完整的 C . 薄而透明的 D . 干燥的
  • 13. 对好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 . 白亮圆形的 B . 圆形有直射阳光的 C . 光亮椭圆形的 D . 灰暗圆形的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不用手触摸刀片的刀口 B . 加热时,为防爆炸,远离加热装置 C . 加热结束后,先切断热源 D . 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 15.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 . “上”和“6” B . “下”和“9” C . ”和“9” D . ”和“6”
  • 16. 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10×”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A . 10倍 B . 45倍 C . 55倍 D . 450倍
  • 17. 从洋葱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    )

    A . 切片 B . 永久装片 C . 涂片 D . 临时装片
  • 18.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甲和丁 B . 乙和丁 C . 甲和丙 D . 乙和丙
  • 19. 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 . 防止水溢出 B . 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 . 防止出现气泡 D . 防止盖玻片受损
  • 20. 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显微镜的调节宜为(    )
    A . 大光圈,平面镜 B . 小光圈,凹面镜 C . 大光圈,凹面镜 D . 小光圈,平面镜
  • 21. 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A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 22. 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

    A . 向左上移动 B . 向右上移动 C . 向左下移动 D . 向右下移动
  • 23. 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 . 转换器 B . 细准焦螺旋 C . 粗准焦螺旋 D . 镜臂
  • 24.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 . 随手扔掉 B . 放进垃圾桶中 C . 放回大自然中 D . 用作鱼饵
  • 25. 给玻片标本染色时,最合理的操作是(  )

    A . 先滴加染液,再盖盖玻片 B . 把标本放入染液中浸泡 C . 在盖玻片上滴染液 D . 在玻片的一侧滴染液,在另﹣侧用吸水纸吸引
  • 26. 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A . 2个 B . 4个 C . 10个 D . 40个
  • 27. 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必须要使其光路畅通,下列有关描述显微镜光路畅通的正确叙述是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光源)→(  )

    A . 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B . 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C . 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D . 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 28. 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在显微镜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黑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发生位移,因此可以判定黑点是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目镜上 C . 物镜上 D . 装片上
  • 29. 在玻片标本压放在通光孔上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A . 用左眼观察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 B . 先降物镜到近玻片标本,再用左眼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物镜,直到找到物像 C . 左眼观察目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下降物像,直到找到物像 D .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下降镜筒,再观察找到物像
  • 30. 在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实验中,选择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 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放 在同一环境下,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 猪肉是否见光 B . 猪肉是否覆盖 C . 猪肉是否放在同一温度下 D . 猪肉里原先是否有蛆存在

二、非选择题

  • 31. 观察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在[]内填标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 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③,④,⑥

    (2) 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和[]
    (3) 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能小范围升降镜筒的是[]能反射光线的是[],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32. 如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 图中②的操作应先让盖玻片一端接触液滴,再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玻片标本中产生
    (3) 从植物叶片上切取一个薄片制成的临时玻片标本叫

    取一滴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临时玻片标本叫

    (4) 可以用于染色液体有等,染色时先在盖玻片一端滴加染液,另一端要用吸引.
  • 33. 下列是有关生命现象和生命的特征,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填在括号内

    A、鱼用鰓呼吸                a、应激性

    B、向日葵朝向太阳           b、生长现象

    C、植物的开花结果           c、适应性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殖现象

    E、蘑菇由小长大             e、遗传现象

    F、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f、生物能进行呼吸

    G秋冬季节,葡萄藤上叶都落光了  g、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34. 某学习小组想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帮他们完善下列步骤:
    (1) 提出的问题是:
    (2) 作出的假设是:
    (3)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两种环境,以便形成对照实验.
    (4) 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分别各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
    (5) 得出的结论是
    (6) 另一个学习小组想要“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两种环境.
    (7) 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