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5-02-19 浏览次数:7 类型:中考模拟
材料一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摘编自廖保平《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民族交融是指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新民族。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交融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
材料一 秦朝和汉朝管理部分边疆地区的主要史实
材料二
①自武帝初立,魏其、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 ②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禁止郡国铸钱……统一由三署铸造成五铢……实现了铜料国有和铸权国有……使五铢钱成为最稳定的方孔钱币,行用七百余年,至唐才废。 ——摘编自任双伟《货币里的中国史》 |
材料三
①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管理;②在边疆地区实行分封制
③在边疆地区组织屯田;④在边疆地区设立刺史。
相同点:(从上面所给的①——④中选择,填写序号)
材料一 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而中国革命却不是这样,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到乡村去,继续革命,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夺取全国政权,这是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1935年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过草地北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中国军网《二万五千里长征》
材料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