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5-02-17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共12分)

  •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 (bó)    怦(pēng)    一( lǚ)    轻怕重(niān) B . (zhǔ)    匐(pú)    然(huǎng)    畏罪逃(qián) C . (gù)    待(nüè)    乳(bǔ)    随声附(hè) D . 职(chèn)    滑(jī)    护(bì)    人忧天(qǐ)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澄清   诀别   怂恿   花团锦簇 B . 骄媚   佘晖   羞怯   为罪潜逃 C . 遮蔽   云宵   博学   莫不关心 D . 啄磨   捶打   安详   惊慌失错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是(   )
    A . 在合唱团里,他的声音总是要比别人高几度,显得格格不入,鹤立鸡群 B . 这个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C . 鲁迅先生对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正人君子”深恶痛疾 D . 那位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教育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 . 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C . 我们应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D . 清明小长假期间,三星堆博物馆成为新晋网红景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大约4.5万左右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 5. 综合实践。

    清江浦中学开展迎接新同学结交新朋友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活动:

    (1) 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个名称。
    (2)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要求引用一句有关交友的名言或诗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

  • 6. 古诗文默写。
    (1)  建安年间,曹操登临碣石山,饱览沧海壮景,用“水何澹澹,”的诗句描绘出水波荡漾、海岛屹立的画面。
    (2)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两句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4)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论语>十二章》),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
    (5) 刘禹锡在《秋词》中一反前人的悲秋之态,直接表明自己对“春”与“秋”看法的诗句是: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 7. 阅读

    ____

    黄晨

    ①阳光抚在屋顶的青瓦上,早起的鸟儿已经高歌着展开双翼,迎接清晨的第一缕微风。乡村的空气总是那么的清新且平和,充满了令人舒适的气味。每当这时,我的耳畔总会响起雄壮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想起他。

    ②仲春时节,我们这个坐落在万山围子中的小村庄,便被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包裹成一片鲜红。映山红,也就是杜鹃花,它们的颜色真像在血水中浸泡过一样,重叠的火红、深红、鲜红、浅红,把延绵的山染成了一片红色的晚霞。在映山红的海洋中,最醒目的并非青瓦白墙,也并非是蓝得高邈的天穹,而是同为红色的,每天五点准时升起的五星红旗!升旗手就是我记忆中的他——一位耄耋老人。

    ③天还未亮,老人在他同样银丝如雪的老伴儿的搀扶下,手捧那面叠得整整齐齐的红旗,来到了村子前高高竖立的旗杆下,在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目送国旗冉冉升上蓝天。老人颤颤地举起了右手,挺直脊梁,一个标准的军礼使漫山的杜鹃花都黯然失色。盯着冉冉升起的红旗,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孩童般的热望神采。每每这时,他的老伴儿——那个慈祥的妇人,便端坐在一旁的青石上,微眯着双眼,见证着这一神圣的时刻,目光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自豪与骄傲。

    ④“风雨无阻”就是村里人对这位升旗老者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他最高的赞扬。老伴却以一种嗔怪的口气道:“老头子就是倔驴脾气,要是一天不让他去,还跟我置气呢!”但其实大家都听得出来,老妇人的嗔怪语气中更多的是自豪,她正以这种方式向众人炫耀着她那位“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丈夫呢!

    ⑤升旗的老人身体尚还健朗,只是有些记事不清了。但每每孩子们围着他要听故事时,老人总能很清晰地说出一句:“当年在部队……”于是滔滔不绝,如溪水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孩子们静静地倾听着,老人这看似无头无尾,却真挚感人的故事。“那时候条件很不好,去当边防兵,整个班我最小,只18岁……”老人讲着故事,眼中闪着光,“那时大雪封路啊!里面出不去,外面进不来。班长照顾我,把他的干粮给我,一直坚持到雪化掉,外面的给养送上来。我活了下来,而班长却因为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被高原反应夺去了生命……”讲着讲着老人语塞了,转过头偷偷地抹去了眼角的浊泪,“班长临死前只留下了一句话:一日为兵,终生为兵……”

    ⑥我问老人:“爷爷,每天这样您不乏味吗?”老人笑了,摇摇头。

    ⑦村民问老人:“老头,怎么?还想回部队啊?”老人笑了,点点头。

    ⑧记者问老人:“您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是出于什么目的吗?”老人笑了,既不摇头也不点头。

    ⑨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会问他各式各样的问题,但老人只是笑,那种笑容没有任何刻意的着色,只是一个军人本色的微笑。

    ⑩老人去世那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村民们自发地给老人举行一个简单而庄重的追思会,老人安卧在血红的杜鹃丛中,身上覆盖着他那面升了四十年的国旗。村口的大喇叭里,《义勇军进行曲》高亢而嘹亮,一遍又一遍。

    安葬老人的第二天,村门口那根高高的旗杆上,又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那鲜亮而光辉的色彩,像一枚火炬,点燃了山村的这片蓝天。

    (1)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具体写了有关“老人”的哪些事。
    (2) 有同学读完文章后认为第①段毫无意义,可以将其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 结合全文,说说第⑪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安葬老人的第二天,村子前那根高高竖立的旗杆上,又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4) 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以下两个题目,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A.老兵      B.升旗

    (5) 本文中的老兵已被校刊《青草》中“闪光人物”专栏选中,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感受并学习闪光人物身上优秀品质,请你从学过的课文中再选择一位与老兵具有同样品质的人推荐至该专栏,并说明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8分)

  •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

    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

    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摸。⑨钓舟:指行舟。

    (1)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镜天飞雪一双鸥”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共17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十而知天      命:命令。 B . 疏食,饮水      饭:吃。 C . 三军可帅也      夺:夺取 D . 问而近思      切:恳切
    (2) 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温故而知新 B . 相委而去 C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 . 有闻而传之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匹夫”泛指平民百姓;“吾”人称代词,我。 B . 第8章是孔子的自我表白,他认为应绝对排斥富贵,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C . 孔子倡导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和以学为乐、谦虚好学等学习态度。 D .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4)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七、名著阅读(共9分)

  • 10.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1) 该片段选自长篇小说《①》,作者是②(朝代)的 ③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致此事件发生的故事情节。
    (3) 选段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他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书中的其他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八、作文(共4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的爱,有朋友真挚的爱,有陌生人无私的爱……

    请将文题“爱与    ▲    同行”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