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经开初中部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12-1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四时景物【甲】。朱自清先生的《春》,将春天比作花枝zhāo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描绘了生机bó bó的动人景象。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济南冬景图,温暖安适的济南【乙】不住人们蠢蠢欲动向往的心。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时而晶莹澄澈,时而热烈豪放,时而端庄沉静,时而自然纯洁,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花枝zhāo展(       )      生机bó bó(        )

    (2) 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精美绝伦    【乙】控制 B . 【甲】美不胜收    【乙】抑制 C . 【甲】美不胜收    【乙】控制 D . 【甲】精美绝伦    【乙】抑制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文《春》标题,直接点明描写对象,简洁明了,给人以清新、简约之感。 B . 选段中 “姑娘”“景象”“情感”都是名词。 C . “澄澈”指清澈透明,这里写出了雨的特点。 D . 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删除“热爱雨”。
    (4) 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又叫“家严”“家君”;“家母”,又叫“家慈”;“家弟”,又叫“令弟”“舍弟”。 B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 暗喻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的一种比喻方式。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2. 古诗文默写。
    (1) ,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 《〈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 《观沧海》一诗中“”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4) 《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45分)

  • 3.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同学们梳理了文言文词语释义的方法,请帮助他们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方法

    例句

    释义

    查阅字典法

    非宁静无以

    在《古代汉语字典》中,“致”有①招来、引来;②达到;③送到、送达;④表达等义项,在这里是的意思。(填写所选序号)

    字源释义法

    年与时

    的左边是一匹“马”,右边有一条“龙”,它的造字本义为“快马如飞龙”,在这里是的意思。

    语境释义法

    非学无以广

    结合句子中“学”与“才”的关系,推断“广”在这里是的意思。

    (2) 关于选文相关内容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是孔明劝勉儿子诸葛瞻的书信。 B . 文章第一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 诸葛亮写这篇家书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3)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静”的理解。
  • 4.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 , 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

    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 , 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 , 而有危亡之败也。”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鲁莽。⑤败:灾,祸灾。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5. 现代文阅读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不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同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选自《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有删改)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国第一艘航母是,航母的“家”指的是

    (2) 阅读第④自然段,不属于航母军港功能的是(   )
    A . 航母军港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 B . 航母军港是个接纳“小弟”的“大哥”。 C . 航母军港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 D . 航母军港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3) 阅读全文,航空母舰的“家”具有哪些特点?
  • 6. 现代文阅读二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提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提,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歘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1) 小语围绕“看”找出了文中三个场景,仿照示例,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角度

    内容

    看街道房屋,看风筝飘、野鸭鸽子飞

    在河边近看

    在湖边远看

    (2) 小文朗读文章时,有一句不知应重读哪两个词。请你指出,并分别说明理由。
    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3) 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④⑤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
    (4) 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7. 名著阅读
    (1)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胜神洲傲来国的花果山上有一仙石,孕育一只石猴。菩提祖师为石猴赐名孙悟空。 B .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无奈,只能派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孙悟空。 C .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袈裟、锡杖献给皇帝。皇帝将其赐予玄奘。 D . 唐僧骑马夜登双叉岭,被老虎精(寅将军)部下生擒,最后被太白金星搭救得以脱险。
    (2) 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 B . 《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 . 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 .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3) 有评论说,《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写出你的分析和理解。

    材料一: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二: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节选自《五猖会》)

三、综合实践(10分)

  • 8. 学校七年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任务。
    (1) 【活动一:朋友故事会】

    请在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与朋友无关的一项(       )

    A . 伯牙绝弦 B . 管鲍之交 C . 刘柳情谊 D . 悬梁刺股
    (2) 【活动二:好友赠言录】

    你制作了一个书签想要送给好朋友小语,请你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完成书签上的赠言,使之形成整齐的句式。

    友谊是茫茫大海的航灯,让人执着坚定;

    友谊是滋味干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3) 【活动三:交友名言汇】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小文收集到了这样几则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请结合下面文字内容,谈谈你对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的看法与认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以利交者,利尽则交疏,安有真正之友谊耶?正当之友谊必致力于道德之修养。——柏拉图

    (4) 【活动四:良友我来选】

    在我与文学家交朋友”活动中,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参考示例,结合其作品阐明与他/她交朋友的理由。

    人物:①史铁生      ②莫怀戚      ③冰心

    示例:我想与海伦•凯勒交朋友,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了解了她的故事,她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令我钦佩,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有了更多的勇气。

四、作文(50分)

  • 9. 写作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虑、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理解、亲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具有真情实感;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