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

修改时间:2024-12-12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瀛寰志略》是徐继畬撰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1844年初稿介绍英国时用了2429字,其中使用了21个“夷”字;而其在1848年最后出版时,作者用了7620字的篇幅介绍英国,通篇未见一个“夷”字。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 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 2. 下面是一位英国少校阐述的侵略中国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这一计划可能制定于(     )

    “首先必须攻下广州,然后英军撤离,在虎门占领一个坚强据点,有效地封锁珠江,消灭贸易。其次,最大部分的军队应前往上海,占领这个城市和港口。从此,军队分成两支,一支泖扬子江而上,以占领南京和太平天国运动大运河的起点为目标;另一支开往白河,向北京推进。”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3. “即如最近洪杨之役,革命之进行,尚未及半,而韦昌辉与石达开同杀杨秀清矣,昌辉旋复谋杀达开矣。诸将复共杀昌辉矣”,“此真吾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洗涤之奇辱也”。梁启超评价的是(     )
    A . 天京事变 B . 公车上书 C . 金田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 4. 1882年7月27日,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道了第一盏电灯发光事件。该报写道:“这些电灯装在好几处地方,有一盏装在南京路江西路转角……”。推动这一场景出现的国内原因是(     )

    A . 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B . 洋务运动的开展 C . 戊戌变法的进行 D . 列强的经济侵略
  • 5. 比较下面两幅中国近代开放商埠平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 “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萌发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6. 维新派一直宣传民权、开国会,但“维新”实际所做的不过是减汰冗员、裁撤机构、设立制度局等“行政”方面的措施,并没有颁布关于定宪法或开议会的谕旨。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人民拥护君主专制制度 B . 维新派不得民心 C . 改革派力量不够强大 D . 慈禧支持维新变法
  • 7.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加紧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阴谋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就是中国人民反抗这种压迫和剥削,反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革命运动。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是义和团(     )
    A . 发生的背景 B . 斗争的目标 C . 领导的阶级 D . 历史局限性
  • 8. 下面是小文同学设计历史话剧中的一段台词(部分),据此可知该段台词反映的史实是(     )

    甲:这次要赔4.5亿两白银,咱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吧!

    乙:听说没?圣上严令禁止咱们参加反帝活动。

    丙:听说以后京城东交民巷成了使馆区,只允许外国人居住了。

    A . 《马关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1903年5月,章炳麟为驳斥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5月,邹容的《革命军》在上海正式出版,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陈天华所写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和清政府的卖国行径。这说明当时思想传播的方式是(     )
    A . 翻译西方书籍 B . 创办学堂学会 C . 从事革命活动 D . 撰写革命著作
  • 10. 1915—1916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大致1000余册,以至群益书店有过停刊的考虑。1917年后,每期发行量增加到一万五六千份,这在当时出版界是个很大的数字。1919年初,许多读者要求再版以前的《新青年》,再版后很快销售一空。这种转变可能与以下哪一事件有关(     )
    A . 袁世凯称帝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二次革命 D . 文学革命的开展
  • 11. 青岛问题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回国,青年学生上街进行抗议活动。青年学生们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部分学生情绪激动、冲进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宅邸放火、殴打章宗祥、日本报刊一度传闻章宗祥被学生殴打致死。材料中描述的情况出现在(     )
    A . 1919年的北京 B . 1919年的上海 C . 1912年的北京 D . 1912年的南京
  • 12. 下面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从该作品可以看出(     )

    A . 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灾难 D . 北洋军阀势力强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9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36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革命热情。他们对封建军阀统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掌握最进步的学说以根本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而且中国工人阶级以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领导作用,又使一些进步青年更加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从而促进了他们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

    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迫切需要从工人运动中找到物质力量。五四运动以后,两者结合的时机成熟了,为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建立作了准备。

    ——摘编自《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材料二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6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等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多次座谈会,宣传十月革命,介绍苏联状况,特别着重讲解了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党的革命纲领和组织原则,启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建立布尔什维克式的党。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上海公开出版。陈独秀曾在上海帮助校译了这一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党纲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

    1920年11月7日,陈独秀在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第一号起草的《短言》中,公开声明:“一切生产工具都归生产劳动者所有,一切政权都归劳动者执掌,这是我们的信条。”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建立的原因。
    (3) 围绕上述材料探究的共同主题,请你写出上述活动最终取得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爆发,起义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在大批清军的镇压下失败。1907年5月—1908年4月,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领导了6次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光复会在皖浙发动了两次起义,即1907年7月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1908年11月熊成基领导的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均遭失败。各地起义的失败使孙中山等人改变对革命依靠力量的看法。1910年2月,倪映典领导了广州新军起义,结果也失败了。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简明读本》

    材料二   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正式联合,建立了统一的指挥机构。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举行会议,决定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7时,第八镇工程营首先发难,迅速攻占楚望台军械所;各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向总督署发起进攻,湖广总督瑞澂逃走。10月11日黎明,革命党人攻下总督署。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起义失败的原因。
    (2) 材料二论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起义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3) 从上述资产阶级领导武装起义的不同结局,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发表的文章(部分)

    发表时间

    文章名称

    主要主张

    1917年1月1日

    《文学改良刍议》

    针对文学领域中的八股文风,提出八项改良主张:(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模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2月

    《文学革命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摘编自《东亚文明八千年》

    材料二   在爱国运动中,学生为了争取社会民众的同情,组织宣讲团,发行小册子,沿着铁路从北到南,不断地宣传爱国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学生的团体里忽然发生了无数小报纸,形式略仿《每周评论》,内容全用白话。此外又出了许多白话的新杂志……时势所趋,就使那些政客军人办的报也不能不寻几个学生来包办一个白话的附张了。民国九年以后,国内几个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也都渐渐的白话化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第7辑》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谁?并概括他们的共同主张。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学生活动的社会意义。
    (3) 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