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爆发,起义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在大批清军的镇压下失败。1907年5月—1908年4月,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领导了6次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光复会在皖浙发动了两次起义,即1907年7月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1908年11月熊成基领导的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均遭失败。各地起义的失败使孙中山等人改变对革命依靠力量的看法。1910年2月,倪映典领导了广州新军起义,结果也失败了。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简明读本》

材料二   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正式联合,建立了统一的指挥机构。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举行会议,决定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7时,第八镇工程营首先发难,迅速攻占楚望台军械所;各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向总督署发起进攻,湖广总督瑞澂逃走。10月11日黎明,革命党人攻下总督署。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起义失败的原因。
(2)、材料二论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起义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3)、从上述资产阶级领导武装起义的不同结局,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举一反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当代中国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在一批先进分子的启发下,中国人民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聚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