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45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鸦片战争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2.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 .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 . 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3. 一位历史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了仗,丢失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丢失”的土地是指(  )

    A . 广州 B . 台湾 C . 辽东半岛 D . 香港岛
  • 4.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张“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俄国
  • 6. 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
    A . 西摩尔 B . 瓦德西 C . 华尔 D . 赫胥黎
  • 7.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辛亥革命
  •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 “飘飘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 10.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光绪帝赞誉的哪位民族英雄?(    )
    A . 徐邦道 B . 林则徐 C . 左宝贵 D . 邓世昌
  • 11. 通过学习,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B . 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C . 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D . 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 13. 小明同学自豪的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这位名人是谁?(    )
    A . 朱德 B . 贺龙 C . 叶挺 D . 彭德怀
  • 14. 下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    )

    A . 1922年 B . 1923年 C . 1924年 D . 1925年
  • 15. 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
    A . 取消二十一条 B . 反对在“和议”上签字 C .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D .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 16.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 17. “……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红军长征 C . 挺进大别山 D . 辛亥革命
  • 18. 下列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的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共一大召开 C . 北伐战争 D . 重庆谈判
  • 19.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A . 湖南、湖北 B . 江西 C . 浙江、上海 D . 广州
  • 20. 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夺取遵义  ③翻越大雪山  ④飞夺泸定桥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③①② D . ①③④②

二、综合题

  • 2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摘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1) 材料一中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哪场战争失败后签订的?
    (2) 材料二中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割让哪些领土?
    (3) 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材料三中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白银?
    (4) 简述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或战争)对中国社会分别有何影响?
  • 22.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一步步沦陷。面对外敌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们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四: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前后期口号是什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维新变法失败后,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醒国人的“壮士”是谁?
    (3) 材料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4) 材料四中“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5) 依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 23.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一:

    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

    ——胡锦涛

    (1) 材料一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重要
    (2) 材料二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哪些长征精神?
  • 24. 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如期召开。央视记者白岩松总结了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总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方向。

    材料一:在十九大开幕当天,为迎接这一盛会,中央电视台在开幕前的早间新闻播放短片《___________载光荣与梦想,而今扬帆再起航》,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

    材料二:习近平来到一个会议会址参观。习近平指出,该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们要运用好该会议历史经验,让该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央广网

    材料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波澜壮阔,壮丽辉煌。

    (1) 请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中国共产党诞生有怎样的意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 材料二中所说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习近平为什么给与这次会议如此高的评价?
    (3) 材料三中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 材料三中“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这一枪声宣告了什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