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桂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修改时间:2025-01-03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食用末煮熟的鱼片、肉片,易感染华枝睾吸虫或蛔虫,影响人体健康,华枝睾吸虫和蛔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 运动能力强 B . 消化管发达 C . 生殖能力强 D . 有口无肛门
  • 2. 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
    A .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 .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 都是生活在水中
  • 3. 下列动物中,属于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 . 海蜇 B . 涡虫 C . 水螅 D . 绦虫
  • 4. 广东靓汤闻名遐迩。盛夏,“老广”有用蝉蜕煲冬瓜汤消暑的习惯。“蝉蜕”是蝉的( )
    A . B . 触角 C . 口器 D . 外骨骼
  • 5. 下列有关昆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蜕皮 B . 依靠气门感觉气味 C . 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D .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 6. 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涡虫身体辐射对称,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B . 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 C . 章鱼生活在海洋中,用气管呼吸 D . 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 7. 珍珠是由河蚌孕育而生的,而珍珠粉具有药用价值。在河蚌的各个结构当中,哪一个结构是与珍珠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呢?(       )
    A . 坚硬的贝壳 B . 用于移动的足 C . 进行气体交换的鳃 D . 特殊的外套膜
  • 8. 小龙虾是节肢动物的一员,它们通常栖息在永久性溪流和沼泽中,并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和美味而广受欢迎。以下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 小龙虾的附肢是分节的 B . 小龙虾的体表覆盖有外骨骼 C . 小龙虾的体内有脊椎 D . 小龙虾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 9. “油菜花开满地黄,花间蝶舞蜜蜂忙。”下列有关蝴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蝴蝶属于节肢动物 B . 蝴蝶有三对翅,适于飞行 C . 蝴蝶幼虫发育时蜕皮蜕掉的是外骨骼 D . 蝴蝶可以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 10. 夜幕降临后,水里也是漆黑一片,可是水中的鱼儿却能顺利的躲开礁石继续游来游去。这主要是由于

    A . 鱼的视觉特别发达 B . 鱼的大脑特别发达 C . 鱼的听觉特别发达 D . 鱼的侧线在起作用
  • 11. 蜥蜴比青蛙更高等,主要体现在( )
    A . 卵生 B . 用肺呼吸 C . 头后部有颈,头可以灵活转动 D .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 12. 下列关于蛇和蟾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陆生动物 B . 都是爬行动物 C . 都是脊椎动物 D . 都在陆地上产卵
  • 13. 马陆是常见的一种生物,由于具有多对足,常被称为“千足虫”。如图所示,马陆的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其体表坚韧的“盔甲”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和减少水分蒸发。据此推测马陆应属于(       )

    A . 环节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节肢动物 D . 线虫动物
  • 14. 在商城县金刚台自然保护区中,同学们发现青蛙、大鲵等两栖动物皮肤都很湿润,而蜥蜴、龟等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B . 大鲵的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 .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 . 龟甲厚实坚硬,可以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 15. 小明同学捉到一只青蛙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死亡原因是什么呢?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
    A . 受到惊吓 B . 水质有问题 C . 饥饿 D . 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 16. 蜗牛和石斑鱼是常见的两种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蜗牛和石斑鱼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 . 蜗牛头部有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 C . 蜗牛具有大而扁平的足,足内腺体会分泌黏液,可减少爬行时足与地面的摩擦力 D . 石斑鱼幼体为雌鱼,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转变为雄鱼
  • 17. 下列各项与蜥蜴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
    A .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B . 用肺呼吸 C .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 . 运动灵活
  • 18. 水螅常常可以捕捉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例如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就会成为它们的食物。水螅获取食物主要是依靠(  )
    A . 刺细胞 B . 触手的缠结 C . 发达的肌肉 D . 口的吞噬
  • 19. 科学家通过观察、测量和模拟活动(如图1、图2),揭示了鱼在水中呼吸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鱼口与鳃盖交替开合,使水流经过鳃丝 B . 鳃丝内有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 . 水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可以扩散进入血液 D . 水流与血液的流向相同时,鱼可获得更多的氧气
  • 20. 大多数鱼的生殖方式与两栖类相似,吃鱼时发现鱼肚子里的“鱼子”是(  )
    A . 小鱼 B . 卵细胞 C . 受精卵 D . 胚胎
  • 21. 下列有关动物及其主要特征,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 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 B . 涡虫——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 . 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 . 河蚌——身体柔软,有贝壳
  • 22. 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身体分节 B . 靠环带呼吸 C . 刚毛能协助运动 D . 身体呈圆筒形
  • 23.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文蛤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 . 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 C . 蝙蝠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 . 蜜蜂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
  • 24. 水中生活的动物至关重要的是(       )
    A . 一定要能游泳 B . 一定要有各种鰭和强大的肌肉 C . 一定要具有鳃 D . 一定要在水中自由运动和呼吸
  • 25. 绿叶海蛞蝓与缢蛏属于同一门生物,海蛞蝓属于(       )
    A . 腔肠动物 B . 扁形动物 C . 线虫动物 D . 软体动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 26.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奇妙的生物。仔细观察图中水螅和涡虫,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思考和回答相关的问题。

    (1) 水螅和涡虫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口(填“有”或“无”)肛门:都属于(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2) 水螅和涡虫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两者体形明显不同,即水螅呈对称,而涡虫呈对称,身体背腹;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 27. 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图一所示是鱼鳃的结构,图二是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1) 图一中的【       】是鱼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它呈鲜红色,是因为其密布大量的
    (2) 鱼离开水后,黏结在一起,不利于鱼进行,而造成窒息死亡。
    (3) 图二是探究鱼呼吸时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装置,装置内所加入的液体是BTB溶液。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若没有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
  • 28.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通过吞食土壤和有机物质,然后将其转化为肥沃的排泄物,来帮助土壤通气和排水。这种过程被称为“蚯蚓的耕作”,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维护至关重要。根据实验“观察蚯蚓”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探究活动:

    (1) 蚯蚓身体的前端是(填“A”或“B”)端,判断方法是
    (2) 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蚯蚓的体表有粗糙不光滑的感觉,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
    (3) 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体表的湿润,维持蚯蚓的
    (4) 实验完成后,蚯蚓该如何处理?
    (5) 蚯蚓形态与蛇相似,属于爬行动物。(填“正确”或者“错误”)。
  • 29. 蝗虫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在古代文献中往往被描述为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蝗灾”的元凶。观察蝗虫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胸部是运动中心,有对足和对翅。
    (2) 蝗虫体表有,用于呼吸。
    (3) 蝗虫身体的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
  • 30.

    为深入了解蚯蚓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们作为“好朋友”的价值。在以下的探究活动中,我们设计了2个实验来探究蚯蚓。

    第一个实验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一段时间后。请回答:

    (1)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填“甲”或“乙”)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原因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对照组是(填“甲”或“乙”)。

    第二个实验是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爬行2厘米所用的时间;③分别重复进行3次;④计算蚯蚓运动所需的平均时间,并记录如下表。

    粗糙的纸

    1.5分钟

    玻璃板

    3分钟

    (3)此次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
    (4)实验时重复进行3次的原因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