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意象 | 诗句 | 出处 | 情感 |
雨 | 何当共剪西窗烛,① | 《夜雨寄北》(李商隐) | ② |
③④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 借风雨梦境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
①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富有:大量拥有。 B.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②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云(xiāo) (chéng)澈
③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yīng B.yìng
材料一:
月食的成因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月亮本身不发光,是被太阳光照亮的。满月时,若地球恰好走到月亮和太阳正中间,就会挡住照向月亮的太阳光,由此出现月食。
月食一般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地球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背向太阳拖出一个长长的黑影,如果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全食;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偏食。还有一类半影月食,由于月球只是进入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亮度轻微减弱,不易为人察觉,一般不算公众可观测的月食。
寇文表示,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但满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发生月食。大部分时间,月亮会从地球影子的上方或下方掠过,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选自《新京报》2021.5.24)
材料二:
____
在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中,当属月全食最为好看。月全食时产生的“红月亮”主要是因为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实际上“红月亮”随时都可能发生,在平时月亮很低、在地平线附近的时候,它所反射的太阳光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从而有一定几率产生“红月亮”,不过这时候月亮并不一定是“圆”的,或者发生的时间人们没有注意到。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10.8)
材料三:
____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就特别关注月食,因为有很多重要的天文观测,只能在月食时候做。
古人就是观测发现不同地区月食发生时间不同,才发现时差的。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在征战途中,成吉思汗下令进行一次天文观测。然而结果和计算的并不相同——似乎比计算的结果早了很多。经过耶律楚材反复确认,发现月食发生时间是确定的,但是各地入夜先后却是不同——这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时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耶律楚材创立了一个叫做里差的概念,也就是是根据两地东西距离,计算时差的方法。
月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测量太阳的位置。古人发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他们意识到,月食时候,太阳月亮恰好分居大地两侧。这样只要我们知道月食时候月亮的位置,加上半圈,也就是180度,就能知道太阳的精确位置了啊!历史上提出这个方法的天文学家叫做姜岌。
(节选自公众号(司天灵台》2022.11.25)
材料二小标题:① 材料三小标题:②。
A.月食时出现“红月亮”是不祥之兆,“血月有灾,不能观看”。
B.古人对月食不够重视,认为月亮被食不被食无足轻重,对月食的研究是现代才开始的。
我选择说法 进行科普宣传,我的理解 。
谜面:他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他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对异国学生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治学严谨,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谜底: |
A.范爱农(《朝花夕拾》) B.水生嫂(《白洋淀纪事》) C.林之洋《镜花缘》
我选 我设计的谜面 。
故事 | 摘录 |
第 四 十 四 回 车迟国斗法 | 众僧道:“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我们没奈何,只得在此苦捱。”行者道:“既然如此,你们死了便罢。” …… 行者连问三声,就怒将起来,把耳朵里铁棒取出,迎风捻了一捻,就碗来粗细,晃了一晃,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 |
第 六 十 二 回 祭赛国除妖 | 众僧跪倒道:“爷爷,我等是金光寺负屈的和尚。”行者道:“金光寺坐落何方?”众僧道:“转过隅头就是。”行者将他带在唐僧前,问道:“怎生负屈,你说我听。” …… 那长老渐觉困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孙替你扫罢。”……长老又扫了三层,腰酸腿痛,就于十层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净下来罢。”行者抖擞精神,登上第十一层,霎时又上到第十二层。 …… 行者把怪物揪到面前跪下道:“他在塔顶上猜拳吃酒耍子,是老孙听得喧哗,一纵云,跳到顶上拦住,未曾着力。但恐一棒打死,没人供状,故此轻轻捉来。” |
疑惑: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国王受妖道蛊惑,毁佛灭僧,使和尚备受折磨。是否可以删去一回?请结合文中孙悟空的言行和你阅读《西游记》整本书的体验进行解答。 我的解答:。 |
野孩子不爱白送的春天
①雨大不大不要紧,把地面淋湿就行。雨一停,去园子里走走,就会看到苔藓。角落里藏着苔藓安安静静的小家。
②苔藓很恋家。2018年,我在金银花藤下面看到好多苔藓。它们趴在石头上,睡得真香。2020年的春天,世界变了,很多人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可是,苔藓一点都没变,它们仍在那里。
③金银花开花,同一根藤上,白的立几簇,金黄的立几簇,都很香。我弯腰 , 低头 , 在花下蜜蜂的嗡嗡声里,“偷”苔藓。小铲子紧贴石头或泥土,把苔藓小心翼翼铲起。其实,我不过想给苔藓一个更美的家。
④我在自制盆景。陶盆、紫砂盆、大理石盆、瓦盆,每一个都精挑细选。栽上松树、柏树、榕树、红枫、文竹,也有认不得的、喊不出名字的小苗,觉得姿色上佳,就请进花盆。再摆几颗东倒西歪的小石子,在盆景里负责营造“在人间”的气氛。余下的,交给苔藓。薄薄的苔藓铺上去,营造出别致的深远意境,让盆景更具生气。
⑤早晚喷水,偶尔还会置于水盆里浸润。但遗憾的是,养着养着,苔藓便渐渐地变黄、发黑,枯萎了。于是我把那两个已经看不到苔藓绿的鸡蛋石放回金银花藤下面,可没几天,它俩又长满苔藓,摆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给我看。精心搭建的玻璃房里,每天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花那么多工夫耗那么多精力,恨不能把苔藓养成闺女样。而园子里,啥心也不操,苔藓还总是长得那么好……气我呢?
⑥十天半月没雨的夏天,四处都不见苔藓的芳踪。它们难道集体壮烈了吗?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太干旱的日子,苔藓干脆安安心心睡大觉。既然岁月静好,就来一场别来无恙的“旱眠”吧。如果突来一场雨,它们立刻就会醒过来。而醒过来的苔藓,转眼就精神抖擞,生机勃勃。
⑦那些被我铲回花盆里的苔藓,无论怎样浇水施肥,精心照顾,始终回天无力,是真的不喜欢窝在方寸的盆子里。它们更热爱自己的老家——没有一片瓦遮风挡雨,没有人造的缩微景观,它们只爱这样的日子。自由自在,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⑧荠菜,还有野菊花,也是这样的脾性。
⑨荠菜包饺子好吃,可我家园子里没荠菜,得到野外去找。找到了,我就会连根拔起。摘了叶子包饺子,把根栽在园子里,选最好的半块菜地给它们安家落户。之后,我按时浇水,施肥,荠菜也慢慢长出了新叶。可是仅一茬后荠菜便偃旗息鼓,再不肯满足我们打牙祭的心愿。原本不过是野地里乱长的荠菜,移民到我们的园子里,多好的福利呀,为什么就不安心好好长呢?我想不明白。
⑩野菊花更让人恼。野地里开得那么张扬的野菊花,总是肆无忌惮地绽放,炫耀它们火热的青春。
⑪我们开车穿行于中央海岸的农场,会不时撞上被废弃的农场,没有牛羊,漫山遍野都是野菊花的灿烂金黄。大片大片的野菊花,突如其 来、铺天盖地冲进你的视野。
⑫可一旦我把它们请进园子里,很快就蔫巴了。即便活着,也不肯再好好开花,一副凌乱的丧气样。
⑬还有野百合、野桑葚,那些野生野长叫不出名字的花……都一样。只要进了园子,待遇再好也摆一副丧眉搭眼给你看。于是,我再不去打它们的主意了。野花野草,热爱的,就是它们野性十足的自由世界。那么,轻轻道一声珍重,各自安好吧。
“野孩子” | 在野外 | 在家里 |
苔藓 | 茂盛安静 | ② |
荠菜 | 自由乱长 | ③ |
野菊花 | ① | 蔫巴凌乱 |
①结合语境,品味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弯腰 , 低头 , 在花下蜜蜂的嗡嗡声里,“偷”苔藓。小铲子紧贴石头或泥土,把苔藓小心翼翼铲起。
②请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如果突来一场雨,它们立刻就会醒过来。而醒过来的苔藓, 转眼就精神抖擞,生机勃勃。
示例:精心搭建的玻璃房里,每天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 花那么多工夫耗那么多精力,恨不能把苔藓养成闺女样。 朗读设计:“测温度、测湿度”“喷水、喷雾”可连读,表现出作者打理苔藓的细致用心;可重读“那么多……那么多……”和“恨不能”,适当延长语气,以突出作者对苔藓的精心培育和想把苔藓养得更好的一种期望。 |
我按时浇水,施肥,荠菜也慢慢长出了新叶。可是,仅一茬后荠菜便偃旗息鼓,再不肯满足我们打牙祭的心愿。
【甲】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①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氏家训》
【乙】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③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④辄切齿⑤ , 州郡以为言⑥ ,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马援《诫兄子书》
【注释】①凌忽:轻慢。②鸱枭:猫头鹰。常比喻贪恶之人。③谨敕:谨慎。④下车:指官员初到任。⑤切齿:表示痛恨。⑥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文言语句 | 文言解词方法 | 解 释 |
①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 【课内迁移法】:止增笑耳(《狼》) | ① |
②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 【词类活用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 ② |
③愿汝曹效之 | 【字源推断法】: “效”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左边像一个两腿相交的人,右边是一只持棍的手,正在鞭打拷问左边的人,督促他效仿、学习。 | ③ |
父 丧 致 客 数 郡 毕 至 吾 爱 之 重 之 不 愿 汝 曹 效 也 。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