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20分)

  • 1.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C . 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 . 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
  • 2. 下列哪种说法并不属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 
    A .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利坚民族摆脱了殖民地统治,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  B . 独立战争胜利保证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独立战争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D . 独立战争摧毁了美国的封建制度,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3.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
    A . 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B .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 . 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 . 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 4.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拿破仑战争 D . 美国独立战争
  • 5. 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不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后羿射日的传说   B .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C .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D . 英国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 6. 因“沸水顶壶盖”的现象激发了人的探索欲望,最终促成的伟大发明是(   )
    A . 发明内燃机 B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 提出相对论 D . 改进蒸汽机
  • 7.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 . 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C . 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 .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8. 罪恶的“三角贸易”在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这里的“三角”是指(   )

    ①欧洲      ②非洲     ③大洋洲    ④美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是在(    )
    A . 1928年 B . 1935年 C . 1937年 D . 1941年
  • 10.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    )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中间的联系   ②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③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促使了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成为17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人物是(   )

    A . 克莱武 B . 本丁克 C . 章西女王 D . 威廉·富拉登
  • 12. 查阅有关国际工人运动的资料,当你看到“宪章运动”时,你认为它属于哪一国家的历史 (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意大利
  • 13. 在学校举办的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道: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仿效。小明就迫不及待的指出了这里的“它”是(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14. 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的事件是(  )

    A . 攻占巴士底狱 B . 《人权宣言》得通过 C . 热月政变 D . 雾月政变
  • 15. “通过政变上台,建立军事独裁,颁布《民法典》”的历史人物是( )
    A . 华盛顿 B . 克伦威尔 C . 罗伯斯庇尔 D . 拿破仑
  • 16.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这一景象的出现最应该感谢的人物是(  )
    A . 富兰克林 B . 爱迪生 C . 西门子 D . 皮克希
  • 17.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民法典》
  • 18.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运动 D .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 19. 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   )
    A . 社会生活的西方化 B . 殖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C . 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D . 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 20. 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最先到达美洲,却误认为到达了印度的航海家是(   )              
    A . 麦哲伦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迪亚士

二、辨析说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1. 17世纪80年代末,一位法国人坐飞机到英国旅游。在英国期间,他观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并对最近发生的光荣革命赞叹不已。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 22. 14—17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错误:

    理由:

三、简答:(10分)

  • 23. 华盛顿和林肯都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们都为美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你钦佩的一位总统,并说出理由及对他的评价。
  • 24. 请说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分)

  • 25.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1)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 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6.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使得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1) 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书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
    (2) 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 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人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