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109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

    A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封建王朝,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的朝代是(    )

    ①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②开创政治制度    ③被农民起义推翻

    A . 西汉 B . 隋朝 C . 宋朝 D . 明朝
  • 3.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并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图是《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原人南迁 B . 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C .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疆域面积的扩大
  • 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下属于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西域都护 C . 澎湖巡检司 D . 市舶司
  • 6.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 . 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 . 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 .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 .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 7.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 . 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8. 下图片中两幅场景本质的变化,你认为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 . 美国实力的下降 D . 中国外交天团的努力
  • 9. 图说历史,请仔细观察下图,该图片反映了(    )

    A . 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将士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B . 国共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成燎原之势 C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斗争 D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 10. 时间轴是记忆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③处:(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九一八事变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请问第二次变化是指(    )
    A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实行改革开放 C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2. 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合作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瓦窑堡会议 D . 重庆谈判
  • 13. 今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两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多党合作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今有新时代的英雄偶像,新时代需要新偶像,图中人物都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这些英雄偶像才是我们的榜样。以下属于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是(    )

    A . 爱岗敬业 B . 克己奉公 C . 淡泊名利 D . 保家卫国
  • 15.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请问以下哪些成就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    )

    ①青藏公路通车    ②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 ①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⑤
  • 16.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 . 新发展理念 B .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C . 全面深化改革 D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7. “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

    A . 亚平宁半岛 B . 印度半岛 C . 阿拉伯半岛 D . 希腊半岛
  • 18.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
    A . 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B .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 .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D .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 19.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的历史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习历史必须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华盛顿、拿破仑、林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 .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打击了封建势力 C .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进程 D . 维护了国家统一
  • 20.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幽灵”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 . “幽灵”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 .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幽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 . 十月举命使“幽灵”变成现实,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
  • 21. “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这个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中国 D . 日本
  • 22. 某位历史人物认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几万名官员和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是因为各阶层正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 B . C . D .
  • 23.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 . 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B . 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 24. 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把以下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诺曼底登陆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凡尔登战役   ④雅尔塔会议

    ⑤攻克柏林   ⑥日本偷袭珍珠港   ⑦波茨坦会议

    A . ③②⑥①⑦④⑤ B . ③⑥①②④⑦⑤ C . ③⑦⑥②④①⑤ D . ③⑥②①④⑤⑦
  • 2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正确的是(    )

    ①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②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

    ③使各国和地区间经济联系更为密切

    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 26.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

    ——《中国历史》

    (1) 世界是一个整体。早在我国古代就注重与其它国家的联系。图1图2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就其中一事谈谈它的影响?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交往政策?结合材料二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
    (3) 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由材料可得知,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果如何?
    (4)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存在怎样的发展趋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你认为在这种趋势下的中国面对机遇与挑战应该如何做呢?
  • 27. 站在百年目标的门槛上,抚今追昔,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全面小康,多少勇事涌上心头。百年大党,青春不减、风华正茂,人民衷心拥护、紧紧跟随,民族扬眉吐气、屹立世界东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1日,中共即将迎来成立100周年的光荣纪念日,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门槛上。

    ——《求是》

    材料二: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产床”,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起航圣地。......“中国的伟大事变”确实从此开始了,这是开新天、辟新地的伟大事变!

    ——《求是》

    材料三:回顾党的历史,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习近平

    材料四: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励下,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求是》

    (1) 你能写出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什么吗?
    (2) 材料二中的“这里”是指哪里?“伟大事变”又是指什么事件?此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3) 请你列举使中国共产党“绝境逢生”的一次会议。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一次次攻坚克难的原因是什么?
    (4) 请写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请列举两例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史实。
    (5) 思想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前途。“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是什么?

  • 28.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技术的革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苏俄之“变”)

    《大国崛起》中讲到:苏俄“1921年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美国之“变”)

    1925—1937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科技之“变”)

    (世界之“变”)

    二战后......新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国家完全不加以干预的自由经济,也不是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1) 1921年苏俄“重大的突破”指的是什么?请说出他的变化在何处?(任意一条即可)
    (2) 导致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得益于什么政策?写出这一政策的“变”、“新”之处。
    (3) 图2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图3所处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科技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取得的成果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请各举一例。
    (4) 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5) 综上所述,请谈谈你的理解,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