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2021届高考地理猜题卷(新高考版)

修改时间:2021-05-28 浏览次数:239 类型:高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在压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积雪形成可移动的冰川,并呈舌状伸入海洋,而断裂形成的冰山,会随着海水不断运动。下图示意南极海域不同区域冰山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南极冰山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 . 降水—沉积—流动—断裂 B . 沉积—侵蚀—下沉—流动 C . 降水—流动—沉积—侵蚀 D . 侵蚀—沉积—上升—断裂
    (2) 影响南极各纬度冰山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 海陆分布 B . 洋流性质 C . 海水温度 D . 海洋水盐度
  • 2. 位于黄河岸边的陕西省某山村,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该村盛产红枣,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村里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或院内栽植枣树和其他耐旱经济林木,在树下散养家禽,形成一种庭院经济生态系统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在该村形成的庭院经济生态系统模式中,不适宜栽种的经济林木是( )
    A . 葡萄树 B . 茶树 C . 柿子树 D . 桃树
    (2) 该庭院经济生态系统模式能( )

    ①减小昼夜温差

    ②增加室内光照

    ③减少树木病害

    ④增加庭院降水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从郊区移动过来的逆温结构。下图为城市混合层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混合层形成示意图

    (1) 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城市混合层( )

    ①形成

    ②消散

    ③高度升高

    ④高度下降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在晴朗及区域静风条件下,下列时段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高的是( )
    A . 清晨 B . 中午 C . 黄昏 D . 午夜
  • 4.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其线网客流分布和成长规律进行及时总结,有利于促进轨道交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北京市工作日和周末轨道交通进站客流时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与工作日相比,北京市轨道交通周末进站客流( )
    A . 早高峰出现早 B . 晚高峰出现晚 C . 变化较为平稳 D . 早高峰更明显
    (2) 形成轨道交通长距离出行和进出站高峰小时系数偏高的原因是( )
    A . 职居分离 B . 城市空心化 C . 交通拥堵 D . 环境恶化
  • 5. 大湖冰面厚度达到45cm才适合冬捕的机械化作业,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北方的冬捕时间比20世纪有所延迟。博斯腾湖是我国内陆最大淡水湖,该湖南部地势较高,与沙漠相连。下图示意博斯腾湖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近年我国北方大湖冬捕时间较20世纪延迟的原因是( )

    A . 渔业资源更新慢 B . 过度商业捕捞 C . 结冰时间推迟 D . 湖水盐度变大
    (2) 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同样条件下渔获量最少的可能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 地处内陆地区的博斯腾湖为淡水湖的原因有( )
    ①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
    ②湖区蒸发大
    ③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④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某平原地区的自然村落历史悠久,布局分散,规模一般不大,少则几户、多则不过百余户,竹木繁茂、小巧如盘,房屋朝向自由,讲究通风,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下图为该类村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这种村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成都平原 D . 渭河平原
    (2) 图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 甲—菜地乙—水田丙—林地 B . 甲—水田乙—菜地丙—林地
    C . 甲—菜地乙—林地丙—水田 D . 甲—林地乙—菜地丙—水田
  • 7. 当水蒸发时,水中的氘浓度会升高。局部地区“降水—蒸发”的往复循环会导致氘过量值偏高。下图示意某山地云雾林连续两年测得的降水氘过量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山地云雾林降水的氘过量值存在显著的季节特征,表现为( )
    A . 湿季氘过量值较高 B . 干季氘过量值变幅大 C . 湿季转向干季时氘过量值开始上升 D . 干季转向湿季时氘过量值降幅较大
    (2) 5—6月,该山地云雾林降水的氘过量值显著偏低,可能因为( )
    A . 前期地表干燥 B . 空气湿度饱和 C . 气温持续偏高 D . 降水总量较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焚风是空气下沉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出现在山地背风坡。我国大兴安岭东坡,因冬季风越山下沉形成焚风(下图)。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研究发现,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叠加了山谷风。

    (1) 指出大兴安岭东坡焚风的季节变化特点。
    (2) 分析山谷风对大兴安岭东坡焚风效应的影响。
    (3) 说明冬春季节焚风对大兴安岭东坡林木生长的有利影响。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经济体系。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 长江中游湿地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

    (1) 描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 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3) 指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主轴和辅轴的分布规律。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黑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导致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肥力不断下降,为此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秸秆富集深还”模式来应对黑土退化问题。该模式提倡将农作物分带种植,在耕作层底部和作物带间埋藏秸秆,以5年为周期,通过调整农作物播种位置、填埋秸秆逐步覆盖整块田地。经过试验,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图示意“秸秆富集深还”模式。

    材料二 在20多年的“绿色革命”中,延安市率先通过改良品种,开辟梯田台地(下图)种植“山地苹果”获得成功。与平原产区苹果相比,山地苹果含糖量更高、口感脆甜,也更耐贮藏。2018年1月,“延安苹果”注册为“国家地理标注证明商标”。

    (1)    说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不断下降的原因。
    (2)    分析采用“秸秆富集深还”模式进行农业耕作的优势。
    (3) 说明延安发展山地苹果的有利条件。

    (4) 试为黄土高原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众多。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km2)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1示意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模式,图2示意科伦坡与亭可马里气温、降水资料。

    (1)    分析斯里兰卡河流流域面积较小的原因。
    (2)    指出梯级蓄水池分布区在该国的位置,并分析原因。
    (3) 指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中蓄水池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 分析梯级蓄水池的修建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