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高炉镇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8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微君之故,?                      (《诗经·邶风》)
    (2) ,各具情态。                      (魏学洢《核舟记》)
    (3) 一日不见,!                      (《诗经·郑风》)
    (4)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句子是:“。”
    (6) 《关雎》中,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7) 《蒹葭》诗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 2. 阅读小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立春之美,是一种淡雅的静静等待着的含蓄美。积雪虽然还未消尽,但是早梅已经在山中疏影横斜,占尽了风情。水仙花尽情享受着即将被替换的阳光,枝条摇yè,金盏族拥。从不争春的春兰,依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一隅,如一首隽永的诗。与梅或水仙比,它绝不怒放,默默地yùn育良久,才偷开半朵,只为自由之赏。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摇yè()   yùn()育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甘居墙角架上一隅”中“隅”的意思是
    (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描绘春兰悄然开放的情态。
  • 3. 综合性学习。

    为了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以“疫情防控,你我同在”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 为了营造疫情防控氛围,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 下面是摘自该班级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来帮助解决。

    今年冬天到明年上半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不等于“正常化”,“低风险”也绝不等于“零风险”。(A)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蔓延,(B)我们要(甲)时刻绷紧防控这根弦,思想不能麻痹,(乙)清醒认识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丙)措施不能放松,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C)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养成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

    ①(A)句前后矛盾,应将“”删去。

    ②(B)句语序不当,应将“”与“”位置互换。(横线处选填“甲”“乙”“丙”)

    ③(C)句成分残缺,应在“”一词后添加“”。

    (3) 临近春节,假如你的爸爸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此时的你该如何得体地说服你的爸爸进行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

二、阅读(55分)

  • 4. 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想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 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句回答)

    ②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2) 上面的选段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文中的“你”是指_________,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一封家书》    傅雷    傅敏 B . 《一封家书》    傅雷    傅聪 C . 《傅雷家书》    傅雷    傅聪 D . 《傅雷家书》    傅雷    傅敏
    (3) 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A .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 .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 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②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5) 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 5. 现代文阅读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20年9月10日,有删改)

    (1)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 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 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 , 眼里就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着,低头往我怀里

    (4) 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 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 6. 文言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节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溪行      缘:

    渔人甚之           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老人肯相至此     引: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3) 【甲】【乙】两文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按 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通过人物的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
    (4) 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所写的农耕生活的共同点。

三、写作(55分,卷面分5分)

  • 7. 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让我们忧伤或难过的事,如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生活馈赠给你的幸运。是的,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