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即将进行的工作将书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主要是指(    )
    A .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 新中国建立时,我国还有大片地区尚未解放,例如我们眉山是在1949年12月17日获得解放的。那么我们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是以下列哪一地区的解放为标志的呢?(    )
    A . 四川 B . 云南 C . 西藏 D . 新疆
  • 3. 火红的5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充满自豪地说:“我们不但要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有(   )

    ①人民政权的巩固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 

    ③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④“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4. 以下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抗美援朝的推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 5. 中南海怀仁堂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次重要会议(下图),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通过了宪法性文件                            ②与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③选举出了相关国家领导人                        ④确立了重要的政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个体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 .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B . 大跃进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运动 D . 工业化建设运动
  • 7.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方法是(    )
    A . 无偿没收 B . 公私合营 C . 实行股份制 D . 赎买政策
  • 8.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1958年开始的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9. 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0.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 .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 .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二
  • 11.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这一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 . 由工业建设转移到农业建设上来 B . 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由政治运动转移到法制建设上来 D .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上来
  • 12. 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应的序号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事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事件: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事件: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 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在“激战”中涌现出的“最可爱的人”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3) 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中它是从哪两个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
    (4) 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 14.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杜论(1953年1月1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 年

    1956 年

    1957 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农业增加50%。

    材料四: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五: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1) 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 材料二中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做了怎样的准备?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的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开始提出的。并回答邓小平引领中国经济“根本转型”的途径是什么。
    (5) 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你认为新中国前30年经济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