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第九中学联考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4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下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看出(    )

    A . 打破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B . 中共组织领导新政协会议 C . 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 . 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2. 有人说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后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 . 《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 . 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D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3.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出自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同时也是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这句口号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 社会主义 B . 国家富强 C . 民族独立 D . 全国统一
  • 4.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 . 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6. 201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 .   和平解放 B . 武力解决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 7. “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这则材料肯定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B . 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C . 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 D . 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 8. 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捐献了一架战斗机。据资料显示,到1952年6月,全国人民总计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是(    )
    A .   支援淮海战役,争取早日解放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 D . 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9. 在1950年6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而朝鲜战争的头一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这份使丰田公司死而复生的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 苏联 B . 中国 C . 美国 D . 英国
  • 10. 下图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①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④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1.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

    A . 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 . 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工业化成就的取得 D . 土地改革为社会主义法制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经济基础
  • 12. 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得到的最直接的利益是(    )
    A . 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B . 承包到了土地 C . 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D . 增强了生产能力
  • 13.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 .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 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 14.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
    A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是全面的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 .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15.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消灭了地主阶级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 消灭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 16.

    下面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我国在某个历史事件取得伟大成就而设计的,这个历史事件的成就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意义是(    )

    A . 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B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 17. 回顾历史,1953—1957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投产    ④大庆油田投产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农业 B . 轻工业 C . 商业 D . 重工业
  • 19. 我国“钢铁元老”胡兆森回忆:“1954……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感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 . 中共七大期间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D . 中共八大期间
  • 20.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1.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完成统一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 . 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 22.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3. 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私有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A .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C . 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 24. 1953年,河南安阳县某社社长对当地农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这里的“社”指的是(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人民公社 C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 乡镇企业
  • 25. 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
    A .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26. 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下图人物他是(    )

    A . 邱少云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 27. 下列事件的历史作用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 . 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B . “大跃进”的开展 C .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 28. 造成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 . 苏联政府撕毁合同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 29.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急于求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0.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1分,32小题16分,33小题13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1)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 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 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 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 32.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菜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 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33.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它是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道路走得格外艰难,人民在救亡图存中希冀着国家的富强,但是当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时,这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直到1949年这个梦想才成为现实,中国人期待已久的现代化建设终于开始了。

    ——《复兴之路》

    材料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土地改革后,农民形成的购买力……农民不仅大量购买牲畜、化肥、水车、新农具等生产资料,而且购置了大批布匹、肥皂、自行车、手电、书籍、纸张、药品等生活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这对于长期处于战乱的中国人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以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长时期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1) 据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2) 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发展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3) 从工业化角度分析抗美援朝的意义。
    (4)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