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76 类型:开学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 1. 下表为有关夏朝王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

    《竹书纪年》

    益继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王》

    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

    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 . 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 B . 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 . 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 D . 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 2.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 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内涵是(    )

    A . 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 B . 从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主 C . 国家管理制度化有序化 D . 从礼仪规范到中央集权
  • 4.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 .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 有效解决了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5. 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实况。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威的角度,要求加强严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视工商,坚持盐铁专卖;儒家思想代表们则要求讲道德仁义,反对与民争利,主张废除盐铁专卖。这反映了当时(    )
    A . 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B .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 C . 统治者实施德主刑辅政策 D . 在治国理念上存在争论
  • 6. 东晋时期,北方南下人口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而且多向江南的岗阜地区发展,种植麦、菽。由此可见,人口迁移(    )
    A . 加剧了江南的人地矛盾 B . 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 . 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D . 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 7. 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
    A . 弱化了宰相权力 B .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 导致了冗官现象 D . 加强了权力制衡
  • 8. 在谈到儒学和佛教的关系时,韩愈认为,释迦牟尼是“夷狄之人”,佛教是“夷狄之教”,若释迦牟尼本人进入唐境,可“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韩愈的主张实质上是(    )
    A . 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 B . 包容、吸纳外来文明 C . 尊重佛教,弘扬佛法 D . 融合三教,创新发展
  • 9. 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立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A . 扩大了官吏来源 B . 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 . 提升了人才素质 D . 解决了考试的弊端
  • 10.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A .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 .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 .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 .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 11. 宋朝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一路下同时存在三个平级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
    A .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 12. 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 . 铁器牛耕出现 B .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 13. “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这段记述表明 (    )
    A .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B .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 .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 D .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14. 中唐以后,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剧烈变动,至宋代,“天下之自耕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耕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    )
    A . 中央政府管理失控 B . 农村租佃关系盛行 C . 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D . 封建经济严重衰退
  • 15.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
    A . 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 .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 .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 .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 16. 李洵在《下学集》中指出:“内阁和司礼监对于皇权来讲,内阁是‘外内阁’,而司礼监是‘内内阁’。”这说明(    )
    A . 两者都具有宰相之实 B . 司礼监权力相对较大 C . 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 . 内阁的地位不断下降
  • 17. 元明以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清朝入关前,在蒙古修建、保护寺庙,宣扬优礼藏传佛教的政策。入关后,清政府对藏传佛教大喇嘛制定职衔、名号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到清代中期,蒙古地区的寺庙达到1 800余座,喇嘛人数达到15万人。这说明清代(    )
    A . 佛教基本实现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B . 宗教被纳入国家礼制范畴 C . 蒙古地区风俗习惯发生重大改变 D . 朝廷推崇佛教治国的理念
  • 18.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

    1.84

    约4902年

    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071

    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

    3.34

    约5260

    2.36

    1851年(咸丰元年)

    4.32

    约5042

    1.75

    A . 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 . 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 . 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 . 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 19. 在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涉及市民;“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描写市民。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B . 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 C .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 .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 20.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认为,“天理和人欲不能并立”,“天理为主而人欲听命”更是不能成立,故而“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可能的。这说明王守仁思想(    )
    A . 隐含一定的反抗色彩 B . 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 C . 倡导民主和个性自由 D . 对高度集权有所批判
  • 21.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中写道:“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义律意在(    )
    A .   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 指责中国政府禁烟运动 C . 为发动侵华战争找借口 D . 保护中英正常商业贸易
  • 22. 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强国御辱“有用”的东西。甲午战后, 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馆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据此可知,“博物院” ( )
    A . 其发展与中国历史进程变迁相关 B . 体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C . 主要为了展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D . 是中国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表现
  • 23. 针对顽固派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洋务派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的这一认识(    )
    A . 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 B . 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 C . 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D . 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
  • 24. 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    )
    A . 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 B . 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 . 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D . 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大题,共28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酋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警醒于民族危机,使中国人看到了群体的形式和力量,为广开民智而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转化为政治力量。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从中国社会里直接孕育出来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这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以前相比,变法维新思潮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更加广泛和更为深刻。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维新派所从事的变法宣传和历次上书言事的内容中,无不把挽救民族的危亡作为当务之急。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及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