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一)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60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 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 言“和”的几 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 从在语词方面 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 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 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 ,中国文化“走 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这种人与自然 的亲和倾 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 集中、最完整的体现。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 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 开而衰,即悲 青春和爱情之 流逝(《摽有 梅》);见风 雨鸡鸣,则有 亲人之盼(《风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 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刘勰 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 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那种 本源于周代礼乐文 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 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 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 》,表达一个孤儿 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 、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 ,又不忍卒读。显然 ,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 情感,是不能写出的。 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 “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 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 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 和原则。

    (毛宣国《<诗经>美学论》,有删改)

    (1) 下列有关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 . 诗经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已非常成熟的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 生命共感意识。 C . 刘勰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 ,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 D . 《诗经》中包含深刻社会人伦内涵的根源是因为其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 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 . 文章通过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与人伦亲情是深刻统一的。 C . 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 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 . 文章写晏婴、子产等人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 B . 孔子提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 . 《氓》一文中以“桑葚”起兴,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 涵。 D . 正是因为《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使得“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成为可能 。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镌刻的信仰

    徐涟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沙丘就是鸣沙山。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是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被创造出来的?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衣着素朴,神态安静。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她剪着短发,头发灰白。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她悄悄地来,听完又悄悄地离开。我默默地想: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抛开了功名利禄,抛开了得失计较,将事业和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样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⑧我坐在胡杨树下,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一千多年前,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来山里,表达无尽虔诚。然而,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从北京直飞敦煌,不过2小时40分钟。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达莫高窟停车场,下车,站定,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层楼!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动、震撼、深刻、独特的个体感受?

    ⑨也许有一天,背一身简单的行囊,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在炎炎烈日中,伴着尘土和沙砾前行,耗费几个小时,全身汗水湿透,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走过一排迎风摇曳的胡杨树。我,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又一次来到敦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却没有具体写行程,而是围绕“镌刻的信仰”选材为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 . 文章第③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环境、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 . 作者认为,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 . 在古代,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窟。
    (2) 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作者在第⑤段既说工匠、画师“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又说他们“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 . 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 . 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 D . 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逻辑。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B . 《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 C . 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 . 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3)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这种判断?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丙)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

    (丁)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舍万殊:取向,趋向    可乐也:实在       余自齐安舟行临汝:前往 B . 则或其欲出者:责怪       体无言:责怪       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 C . 不思其:后悔            彼垝垣:登上       或寄所托:于是 D . 之乎:认识             游目怀:敞开      亦焉哉:已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堤(   )
    A . 夫人之相               独迈乘小舟     余四人拥火以入 B . 愈深,其进愈难       古人不余欺     足以极视听 C . 咎其欲出者           曰此鹳鹤也     取诸怀抱 D . 此余之所也             暂于己          因观所谓石钟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丙文选自《诗经》,“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其中“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义”。 B . 乙文中描写了苏轼在明月之夜坐船到石钟山的绝壁下实地探察,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从侧面凸显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C . 甲文作者出洞后的心情,突出表现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因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D . 丁文《兰亭集序》的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间唱和的赠言。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②兴师:出兵。③泽:通“襗”,内衣,指今之汗衫。④作:起。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共三章,均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 B . 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C . “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的国家观念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 . 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2) 该诗每章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奋不已的诗句是“”。
    (2) 《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3)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4)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痛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5) 《游褒禅山记》中,“,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 《游褒禅山记》中,“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来实现。

六、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独尊的地位被动摇,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思想在相互冲击中不断交汇融合。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爱情的诗歌,记载了怨男痴女从________相逢相知到婚前的海誓山盟的恋爱过程,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离骚》中主题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情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奸佞掌权者的排挤压制,屈原宁愿________也不苟延残喘,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胸怀大志的曹操,面对天下分裂、割据一方的形势,________,渴盼天下贤才能士齐聚身边,助己实现一统四海的霸业。面对官场的黑暗,五柳先生宁归隐山林也不与官员________,如羁鸟、池鱼一般回归山林,实现“性本爱丘山”的夙愿。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B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这个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C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D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B . 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C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 D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黄发垂髫 客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B . 总角之宴  溘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C . 总角之宴  客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D . 黄发垂髫  溘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七、选择题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 . 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 C . “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 . 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 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

    ②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 , 放大了才能解决。

    ③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④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⑤拥有千万财产的布莱恩•伯尼并不是世界首位弃商从善的富人,但像他这样对慈善事业抱有巨大热情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⑥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丁俊晖和梁文冲不负众望 , 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中国选手参加本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A . ①④⑥ B . ①②④ C . ③⑤⑥ D . ②⑤⑥

八、命题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无意义的。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正明白了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朱自清凝视月色下的荷塘,得到了片刻的宁静;郁达夫凝视故都的秋天,生出了无尽的热爱;苏东坡凝视赤壁的清风明月,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王安石凝视褒禅山的后洞,明白了“尽吾志”的人生真谛;我们凝视父母的身影,会发现他们的沧桑与不易;学生凝视老师的眼睛,会看见他们的热诚与纯粹……用心凝视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细微处深藏的大意,才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内涵。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用规范汉字书写,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