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59 类型:中考模拟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时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发展最为迅速……
材料二: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张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