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446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钢铁生锈 C . 酒精挥发 D . 矿石粉碎
  • 3.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 N2 B . O2 C . CO2 D . CO
  • 4.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CO2 C . Na2CO3 D . Ca(OH)2
  • 5. “酒香不怕巷子深”,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   )
    A . 分子的质量变小 B . 分子间有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由原子构成
  • 6.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
    A . H2 B . 2H C . 2H+ D . 2H2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8. 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30 B . 核外电子数为30 C . 元素符号为Zn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 g
  • 9. 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钙
  • 10.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 . 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 .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 11. 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 : 15 D . 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 12. 已知:Na2CO3 + H2O + CO2=2NaHCO3 。下图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溶剂的质量 B .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C . 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D . 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 1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 14.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 白酒 B . 豆浆 C . 酸奶 D . 蒸馏水
  • 15.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铁”一般是指(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原子 D . 分子
  • 16.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无纸化办公 C . 随意焚烧垃圾 D . 绿色出行
  • 17.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 . 橡胶轮胎 B . 木雕作品 C . 艺术瓷瓶 D . 青铜摆件
  •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蒸发食盐水
  • 19.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B

    检验一种固体是否为Na2CO3

    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

    C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除去CO2气体中的CO气体

    点燃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 隔绝氧气 B . 移走可燃物 C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 无法判断
  • 21.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Ca(OH)2都能发生反应。

    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1) 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
    a、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b、U型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

    c、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 22. 集体出发,入驻营地。

    (1) 乘坐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环保型大巴车去营地。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还包括煤和
  • 23. 学会生存。野炊活动。
    (1) 下列食材富含糖类的是(填序号)。

    (2) 同学们在营地被蚊虫叮咬,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查阅资料发现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可以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是(答一种即可)。

    常见物质

    厕所清洁剂

    苹果汁

    牙膏

    草木灰水

    pH

    1.5

    3.0

    9.0

    11.0


  • 24. 学会劳动。打扫卫生.
    (1) 打扫卫生。易拉罐和包装纸盒都属于(填序号,下同)。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2) 浇花施肥。下列物质中,能作氮肥的是

    a.CO(NH2)2     b.K2SO4           c.K2CO3         d.Ca(H2PO4)2

  • 25. 学会审美。

    学习插花。同学们发现鲜花保鲜营养液中含有硼酸(H3BO3)、阿司匹林(C9H8O4)等物质。硼酸中硼元素(B)的化合价是;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 26. 创意表达。营地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化学魔术。用棉花包住约0.2g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棉花迅速燃烧。

    (1) 完成化学方程式:2Na2O2 + 2H2O=4NaOH +
    (2) 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上述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27. 氢气、氦气均可用作飞艇的填充气。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在0℃,1.01×105Pa时


    空气

    氢气

    氦气

    密度/(g/L)

    1.293

    0.0899

    0.1786

    (1) 氢气曾用于飞艇的填充气,其原因是
    (2) 目前使用氦气代替氢气,其理由是
  • 28. 水是重要资源。
    (1) 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2) 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利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获得淡水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c.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含有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29. 金属应用广泛。
    (1)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至少两条)。

    (2)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 铁生锈的条件是;盐酸可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是
  • 30.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NaCl、MgCl2、CaCl2等物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 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以得到金属镁。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 将海水中的镁提取出来,首先要让海水中的镁离子形成沉淀而富集起来。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为了使氯化镁转化为沉淀,应加入溶液A可能是

    室温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MgCO3

    CaCO3

    Mg(OH)2

    Ca(OH)2

    溶解度/g

    0.01

    0.0013

    0.0029

    0.16

    (3) 结合MgCl2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操作I:蒸发浓缩、、过滤。
  • 31.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 以煤、空气、水为原料还可以合成氨(NH3)。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设备1中主要反应:① C + O2 CO2;    ② C + H2O CO + H2。为了保持炉温,提高H2的产量,需要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

    判断:设备1中反应②(填“放出”或“吸收”)热量。设备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 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 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
    (2) 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连续实验。

    步骤1: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

    步骤2: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

    步骤3: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

    分析:①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

  • 33.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 用装置B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 在桌面上

  • 34. 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一: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2) 实验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A是(填序号)。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溶液

  • 35.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制作了“叶脉书签”。制作中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下图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

    (1) 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g。
    (2) 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右图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制作了“叶脉书签”后,同学们想用酸处理废液后再排放。欲测定处理后废液的酸碱度,需选用下列用品中的(填序号)。

    a.玻璃棒 b.白瓷板(或玻璃片) c.酚酞溶液 d.pH试纸

三、信息分析题

  • 3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甲醛(CH2O)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 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 “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5) 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四、探究题

  • 37. 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1)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2)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猜想②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碳酸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10

    不浑浊

    5

    不浑浊

    1

    浑浊

    0.5

    浑浊

    【解释与结论】

    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3)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4) 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5) 【实验反思】

    ①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②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五、计算题

  • 38. 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 + ZnO=ZnSO4 + H2O。
    (1) 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加入水的质量是g。
    (3) 取50 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 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