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77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明确中央机构职权及决策程序。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两种制度”是指(    )
    A . 分封制、郡县制 B .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C . 科举制、行省制度 D . 八股取士、三省六部制
  • 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南至(    )
    A . 长安 B . 洛阳 C . 涿郡 D . 余杭
  • 3.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 B . C . D .
  • 4. 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丝织工艺的精湛 C .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 长安商业的繁荣
  • 5.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 开凿运河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靖康之变
  • 6.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王嬴政 B . 汉高祖刘邦 C . 唐太宗李世民 D . 宋太祖赵匡胤
  • 7.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
    A . 重文轻武 B . 休养生息 C . 重农抑商 D . 科教兴国
  • 8.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画了一个思维导图(见下图),他的教学主题是( )

    A .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开放的时代 D . 封建制度的没落
  • 9.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西野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10.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秦朝圆形方孔钱 B . 汉朝五铢钱 C . 唐朝开元通宝 D . 北宋“交子”
  • 11.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城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女真族 B . 契丹族 C . 鲜卑族 D . 蒙古族
  • 12.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南宋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3.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 14.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 . 越窑 B . 邢窑 C . 景德镇 D . 泉州
  •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
    A . 清明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春节
  • 16.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 . 张骞 B . 鉴真 C . 郑和 D . 戚继光
  • 17.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18. 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A . 文化发达 B . 手工业兴旺 C . 商业繁荣 D . 海外贸易发达
  • 19. 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 . 推行郡县制 B . 设立军机处 C . 废除丞相制度 D . 重视“以德化民”
  • 20. 清大臣胡中藻写道“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乾隆帝旨在(    )
    A . 惩治官员贪污腐化 B . 加强思想领域控制 C . 纠正诗文浮夸之风 D . 维护清朝民族团结
  • 21. 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击倭寇与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分别是(    )
    A . 李自成和戚继光 B . 郑成功和岳飞 C . 戚继光和郑成功 D . 文天祥和岳飞
  • 22. 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 . 《史记》 B . 《齐民要术》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 23. 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刷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指(   )
    A . 《儒林外史》 B . 《聊斋志异》 C . 《红楼梦》 D . 《水浒传》
  • 24.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市镇经济繁荣 B . 文化专制松弛 C . 外来文化影响 D . 印刷技术进步
  • 25. 历史观点是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评价;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客观叙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 B . 《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所绘 C . 明朝北京城于1420年基本建成 D . 清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二、判断题

  • 2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唐太宗时,金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汉藏关系。
    (2) 元朝建立后,对新疆实行有效管辖,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3) 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 乾隆时期,平定回族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5) 1885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三、综合题

  •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整理自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
    (2) 有学者认为“明朝用分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3) 综合材料,可以看出宋朝与明朝政治体制有何相同点
  • 29. 文明因互鉴而精彩。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文明互鉴)

    材料一:

    (文明传播)

    材料二:“中国的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新工具论》

    (1) 结合图片和所学,分别说说图中人物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2) 材料二中的“三种发明”是指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和示例,选择发明中的一例说明“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示例):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等地区,后传到波斯、欧洲。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新思想的传播。

    说明:

    (3) (感悟文明)通过探究,你有何感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