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6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美某些国家感染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B . 许多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出了很高的觉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锱铢必较 C . 随着城市居民素质的提升,街头便民打气筒、保健箱等不翼而飞的现象基本消失。 D . 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的爱护真的是无微不至
  • 2.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生在世,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是追求物质的富足,还是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 B . 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 . 当时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 .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持、力求上进的精神。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古代称谓中,为了表达对人的尊敬需使用敬称,可称对方的字、号、官爵。如范仲淹字“希文”,王安石号“半山”。 B . 古文“序”可用来送别赠言,如《送东阳马生序》;“说”只能用来说明事理,如《爱莲说》;“记”则是一种散文体裁,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 . 《史记》《左传》《战国策》它们分别为: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其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D . 中国古代使用干支纪年,2020 年为庚子年,“庚”属于天干,“子”属于地支。
  • 4.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生宝是《创业史》中塑造的最为精彩的农民典型,借助书中的诸多人物形象,作者向读者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这次革命是如何进行的。 B . 《名人传》中三个人物传记看似各自独立,实际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三位人物在精神上高度相似:经历长期的磨难,具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C . 《猎人笔记》借助虚构的猎人形象,为读者勾勒出俄国广袤大地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生动刻画了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地主、奴仆、流浪人、医生甚至狗的生活状态。 D . 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余里的旅行,“海底两万里”名称由此而来。

二、基础知识综合

  • 5. 下面是一位同学抄录在读书笔记上的文段,请阅读并完成小题。

    ①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我们     (若是/既然)将月镶嵌在窗子里看,  (则/虽)好比画配了框子,  (但/而)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   (就/却)拥有了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

    ②读书本就是一件赏心乐事 , 当明月筛落我们飘逸的心头,将思绪漂白沉淀 , 读书更成为一种闲逸,忘却浮世虚名。读书人获得正如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当然,更高的境界则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任何/一切)时候都能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淡去功名利禄。读出(闲情逸致/悠然自得),把知识融化为(智慧/智力),让心灵时时获得(滋补/滋润),永不干涸枯竭

    (1) 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镶嵌(qiàn)    邀(yāo)约    桂影斑(bān)驳    风移(yí)影动 B . 筛(shāi)落    飘逸(yì)    姗(shān)姗可爱    清(qīng)风明月 C . 漂(piǎo)白    沉淀(diàn)    浮世虚(xū)名    赏心乐(yuè)事 D . 境(jǐng)界    融(róng)化    功名利禄(lù)    干涸(hé)枯竭
    (2) 第①段中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然 虽 但 却 B . 若是 则 而 就 C . 若是 虽 而 却 D . 既然 则 但 就
    (3) 第②段中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切    悠然自得    智力    滋补 B . 任何    闲情逸致    智慧    滋润 C . 一切    闲情逸致    智慧    滋补 D . 任何    悠然自得    智力    滋润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有歧义,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读书人一种获得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 B . 读书人获得正如周国平一种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 C . 读书人正如一种获得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 D . 读书人获得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一种“丰富的安静”。

三、句子默写

  • 6. 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3) ,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
    (4) 挑兮达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
    (5)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6)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7)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8) 陈与义在《临江仙·夜登小阁》中,以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笔触,写下了感慨至深的句子:

四、名著阅读

  • 7. 阅读名著《简·爱》片段,联系整本书回答问题。

    (甲)我的任务很艰巨,还因为他们在内心一定感到这种想法是公平的,也一定本来就意识到他们如处在我的地位,也一样会做我希望做的事——最后他们让步了,同意把事情交付公断。被选中的仲裁人是奥利弗先生和一位能干的律师。

    (乙)他一遍又一遍地问:“你幸福吗,简?”我一次又一次地回答:“幸福。”

    接着他又喃喃地说道:“我会赎罪的——会得到上帝宽恕的。难道不是我发现她没有朋友、冷清凄凉、得不到安慰的么?难道我能不去保卫她,爱护她和安慰她么?难道我心中没有爱情,我的决心还不够坚定么?这会在上帝的法庭上得到赎罪的。我知道上帝是准许我这么做的。至于人间的评判——我才不去管它。别人的议论——我毫不在乎。”

    (1) 甲、乙两文都说到了人间的评判,分别指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
    (2)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五、综合性学习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随后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然而个别国家的媒体、政客却刻意嘲笑,百般侮辱,只是一转眼忽然发现中国对于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转是如此重要。苹果全球限购,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开足马力生产;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因为中国的旅客隔离在家不出门;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停工了……直到美国疫情告急才发现,他们整个国家使用的青霉素中有 45%是中国制造的,而布洛芬几乎是100%为中国制造。

    (材料2)随着疫情的加剧,欧盟“沦陷”,美股暴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损失惨重。过去一个月,中国平安下跌13、微博下跌19、阿里巴巴下跌10、百度下跌21……与上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国前两个月的出口总量下降 17%,由于没有了订单,工厂倒闭正在真实地发生。

    (材料3)某国政府首脑确诊新冠肺炎,各国网民对此有不少评论,有一些网上评论特别刺眼,例如:A“让他带领这个国家的人全都感染吧!”再如:B“不要忘了这个国家曾经殖民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任何国家都不要给他们医疗支援才好!”……

    (1) 从材料1中,你获取的信息:
    (2) 结合前两则材料,你得出的结论:
    (3) 针对材料3中的言论,请你从AB两句中选择一句进行反驳。

    我选反驳

六、语言表达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时。作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二年(753年)。

    (1)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其一》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绪。 B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直抒郁结,显示出诗人忧愤之烈、心绪之乱,感情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 C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设想自己摆脱苦闷的途径,恣意潇洒,带有一定的消极避世意味。 D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给人的感觉是愁苦满溢、阴郁绝望,现实的压抑让诗人豪迈雄放的气概在忧愤苦闷中消磨殆尽。
    (2) 李白的诗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择具体语句简要赏析。

八、课外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威王八年,楚人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王曰:“先生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 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兵而去。

    威王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侍酒于前,时赐馀沥,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然相睹,欢然道故,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罢长夜之饮。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禳(ráng)田:古代祈求农事顺利、无灾无害的祭祀活动。②瓯窭(lóu):狭小的高地。③赍(jī):以物赠人。④溢:通“镒”,古以二十两为一溢。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先生之乎 少:

    ②夜兵而去 引:

    然相睹 卒:

    (2) 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笑岂有说    是亦不可以已(《鱼我所欲也》) B . 髡恐惧俯伏饮    朝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C . 齐王使淳于髡赵请救兵   夫专诸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D . 罢长夜之饮。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②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4) 文中淳于髡的哪些言行值得肯定?请简要概括。

九、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春天的香椿

    安宁

    ①庭院里的香椿嫩芽冒满枝头的时候,母亲选个喜庆的日子,将它们一一采摘下来,择洗干净,一部分现吃,做经典的香椿芽炒鸡蛋,一部分则用盐腌起来。

    ②炒鸡蛋的香椿芽是带着露水的香气的,我最喜欢将脸扎到一盆新鲜的香椿芽里去,陶醉在那好闻的香气中。香椿芽的香是让人流口水的,但它并不像槐花的那么张扬——隔着好远呢,就闻到了。你非得将鼻子贴在嫩芽上,才能闻到那可以将人的心肺都清洗过滤的香味。院子里有梧桐、枣树、杨树、桃树、山楂,春风一过,香椿在角落里,便自动收敛了沁人的香气,只安静地在夜色里浮着。

    ③但香椿芽炒鸡蛋只能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如果想要长久,当然还是腌制。腌制后的香椿芽,变成了黑绿色,看上去蔫蔫的,但是夹在煎饼里,人朝门槛上一坐,一边喷香地吃着,一边看院子里叽叽喳喳跑来跑去的鸡,和墙头上飞来飞去的鸟,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有些慵懒,眯眼倚在门框上,想,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有时候鸡们会一路小跑过来,毫不客气地捡拾地上的煎饼碎渣。蚂蚁们早就下手了,有那么几个,估计是大力士,拖着一块我牙缝里漏下来的香椿芽, 努力地往树洞里去;无奈中间横插过来一只公鸡,轻而易举地就啄了那块“肥肉”去,恨得一群蚂蚁牙痒痒,只得原路返回,再寻找新的猎物。

    ④中午吃面条的时候,母亲懒的做菜,就热水加醋和香油,泡一小碗剁碎了的腌制香椿芽,等到面条熟了,用凉水一浸,而后捞出来,将香椿芽和浸出香味的水,倒适量在面条里,筷子搅拌均匀,蹲在阴凉树下,呼噜呼噜地吃完了,才抹一下嘴,腾出空来说一句:好吃!只是吃得太快太撑,有些站不起来,干脆直接坐在地上,打着饱嗝,抬头看天空上一片云朵,怎样慢慢飘过树梢,滑到没有边沿的苍茫里去。树叶缝隙里筛下点点的金光,晃人眼睛,也让吃饱了饭的我,困倦地想要变成一只瓢虫,趴在树根上,沉沉睡去。

    ⑤香椿芽摘完一遍之后,再发芽,便失了昔日的香气,好像一个女孩子,忽然间老了,不复有先前的水嫩芳华。于是香椿树就成了院子里一株最普通的树,普通到任何树好像都可以欺负它,遮掩它,挡住阳光和雨露。人们于是便忘记了香椿树,开始注意起开芬芳小白花的枣树,或者吹着粉白色“妈妈斗”的梧桐树,落下可以炒菜吃的“毛毛虫”的杨树。至于此后再无任何地方可以引人的香椿,只能安静地待在角落里,做一株无用的树。

    ⑥人们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并因它们嫩芽的独特的香味,和在集市上卖出的好价钱,而始终让它们在庭院里颐养天年似的安稳待着。香椿树也大约惦记着这点好,于是不急不慢地生长着,很多年过去,也才不过长粗了一小圈。好像,遗忘了年月的世外仙人。

    (选自《文汇报》 有删减)

    (1) 请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

    只是吃得太快太撑,有些站不起来,干脆直接坐在地上,打着饱嗝,抬头看天空上一片云朵,怎样慢慢飘过树梢,滑到没有边沿的苍茫里去。

    (2) 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于是香椿树就成了院子里一株最普通的树,普通到任何树好像都可以欺负它,遮掩它,挡住阳光和雨露。

    (3) 关于香椿,文中多处进行了对比,请找出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②香椿芽炒鸡蛋与腌香椿芽对比;

    ;④人们忘记香椿树与注意枣树、梧桐、杨树对比;

    (4) 第⑥段中划线句“好像,遗忘了年月的世外仙人”与文章主旨有哪些关系?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康震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②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③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中华经典诗词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不衰的必胜信念。信念坚定、信心十足,才能站稳脚跟,困难再大也无所畏惧。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面对疫情,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困难,我们也要有必胜的信念。

    ④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当前,经过全国上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此时,更加需要强化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有了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我们就能坚持不懈、赢得最终胜利。

    ⑤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取得积极成效。从医务工作者到居家老少,人人都是战士;从定点医院到社区街道,处处都是阵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关爱与祝福。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任务重、时间长,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疫情病痛固然可怕,但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节选自2020年4月5日《人民日报》,因命题需要有删改)

    (1) 联系全文,在第⑥段横线上填入合适内容,使语意连贯完整。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⑤段中划线部分的论点是什么?
    (3) 请简要梳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 文中大量引用诗文有什么好处?

十、作文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蔓延至今的新冠肺炎让人们谈“疫”色变,然而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被称为“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家境窘迫的山东汉子李保民载着蔬菜支援武汉,一句“没钱可以出力”感动全国。获得“阿里天天正能量奖金”2万元后,毅然全部捐赠……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但不得脱离材料内涵的范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现暗示或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A、B、C 或甲、乙、丙等代替。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