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31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mào)      字(tiē)        恣(suī) B . 褛(lán)       养(huàn)      荣(yīnɡ) C . 旋(wò)       护(bì)        章(xún) D . 烟(cuī)       黑(yǒu)       宽(yòu)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坦荡如砥           颠沛流离           扭捏作态 B . 恹恹欲睡           藏污纳垢           㧕扬顿挫 C . 重峦迭嶂           诚惶诚恐           摩肩接踵 D . 目眩神迷           唯妙唯肖           鞠躬尽瘁
  • 3.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中明确写明:小区内电梯广告的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 将“写明”改为“规定” B . 5月23日凌晨,美国最新公布了实体制裁清单,“哈工大”与“哈工程”赫然名列其中。 将“最新”与“公布了”互换位置 C . 因乔治·弗洛伊德在美国警察暴力执法时死亡,导致多地民众举行了持续示威抗议活动。  将“举行”换成“展开” D . 自今年起,哈市所有民办学校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并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 在“禁止”的后面加上“举行”
  • 4. 下列诗作中不属于律诗的是(   )
    A . 文天祥《过零丁洋》 B . 王维《使至塞上》 C . 杜甫《春望》 D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眼下,我市街头巷尾出现了很多共享单车(小蓝车),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可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的市民,宁可被多扣钱,也要只顾自己方便而随地还车。假如你看到了你的同学王小红正在非指定地点准备锁车,你会这样跟她说:

    A . 小红,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让我们都伸手帮助一下他人,做一个文明的市民,好吗? B . 不在规定地点还车会多扣你五块钱的,就算你家里有矿,也不能这么浪费金钱呀!对吧? C . 为了别人能更方便地用车,也为了减少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你能到指定地点去还车吗? D . 你用完车一锁就走了,自己倒是方便了,可是别人再用车多麻烦呀?做人不能太自私吧?
  •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听人说:“不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遭遇。”其实我们更该讲:“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岩石间的树根,总是长得特别苍劲;沙漠里的种子,常能在偶然有水时快速萌发。生物既然被环境哺育,就当然受环境的塑造。只是,一般的动植物,唯有在适应的机能上被锻炼得更坚强,          。这也就是“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的道理。                

    ——刘墉《潜能》

    A . 越是高等级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 . 人类却能在精神意志上,被塑造得更伟大 C . 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适应机能只会更强 D . 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能够改变环境

二、句子默写

  • 7. 按教材原文填空。
    (1) 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2)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4) ,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从反面假设历史并根据这一假设作出推测的诗句是:

三、课内阅读

  • 8.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小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贻:     诎: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 “泛舟”指的是听凭船在水面上自由漂浮。从选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苏轼是在“泛舟”?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辣条的是是非非》,回答下列小题。

    辣条的是是非非

    朱广思

    ①辣条是让中国孩子印象深刻的一种零食,它凭借低廉的价格、简单粗暴的口感,获得了无数孩子的青睐。校园零食界辣条称第二,没谁敢称第一!但是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一些辣条生产厂家卫生状况差的乱象被曝光,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辣条这种食品的关注。

    ②很多人认为辣条是用面粉油炸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辣条用的生产工艺叫挤压膨化,就是把面团放入螺旋杆挤压膨化机内,挤压膨化机会在很小的空间里,对面团施加很大的挤压力,使面团升温,以把生面团加热到熟透。随后,面团从另一端的小孔中挤出。挤出时,压强骤然降低,面团里的水分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原来的生面团就这样变熟了,不仅具有韧性,而且还蓬松多孔,这就是辣条面胚。接着就是把各种香料、辣椒、食品添加剂等,调成特制的辣椒油,跟面胚拌在一起。包装之后,就是我们买到的辣条啦。

    ③其实制作辣条就是这么简单,真正复杂的成分就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人工甜味剂、防腐剂、食用香精等。人们大多认为辣条好吃是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其实辣条在制作过程中是不加糖的。辣条中加入的主要是各种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比蔗糖甜上百倍到上万倍不等。为什么这样呢?这可能是由于辣条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由于蔗糖难溶于油脂,如果用蔗糖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么多的糖根本无法溶解在面团内那一点点水里,这样会导致糖析出来,影响口感。而人工甜味剂只要加一点点,就能达到预定的甜度,就不用考虑溶解度的问题了。在辣条中,一般还有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山梨酸这些防腐剂,这样,无论是辣条表面的油,还是里面的面胚,都被防腐剂照顾到了,整个产品就更不容易腐坏变质。至于食用香精,不用说,当然可以让辣条的口感更好,吃起来更香了。

    ④因为辣条加工简单、利润率高,所以很多辣条都是不正规的作坊制作出来的,确实存在卫生条件差、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没有检验设备等现象,让很多人吃出了急性肠胃炎,这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可是有些人觉得,吃那些从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干净卫生的辣条,对健康就没什么影响了。其实,就算能做到干净卫生,辣条也无法摆脱高油、高盐、高添加剂的原罪。辣条的含盐量是惊人的,如果你吃了一包辣条,就算别的啥都不吃,那么你摄入的钠已经达到了每天需要量的1.4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否则容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疾病。除了钠含量的问题,辣条还属于高脂肪食物。吃一包辣条,摄入的脂肪约占每天摄入脂肪量的1/4。如果你把辣条当成日常零食,那肯定会越吃越胖,患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也会增加。除此之外,辣条中的食品添加剂常常是超标投放的,这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不管你有多么喜欢吃辣条,也请你“浅尝辄止”。

                 ——摘自《实用文摘》(中学版)2020年3月(下),选文有较大删改

    (1) 从选文内容来看,人们对辣条的认识存在着哪些误区?
    (2) 辣条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请简要回答。
    (3)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内只能填一种说明方法)

    辣条中加入的主要是各种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比蔗糖甜上百倍到上万倍不等。

      

    (4) 为什么干净卫生的辣条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10. 阅读《教育课》,回答下列小题。

    教育课

    袁炳发

    ①又是要钱。母亲知道菲菲是在骗她,女儿这一阵总是变着各种法儿向自己要钱,但母亲犹豫一下还是把钱给她了。菲菲拿到钱,就背起书包着急忙慌地走了。

    ②母亲开始收拾碗筷,顺手把菲菲脱下的衣服塞到洗衣机里。房间很小,小到几样家具紧紧挨在一起,只要拿起抹布转一圈儿就能擦一遍。老式的洗衣机吱吱啦啦地响着,好像是在播放一首陈年老歌。母亲的手始终不停地动着,等她把衣服拧干搭在阳台上,早晨的事务才算结束了。

    ③她工作的粮站离家有四站路,步行需要二十几分钟,但无论多累她都是走着去走着回的,她舍不得坐车,她要给女儿攒钱,供她上最好的大学。

    ④但女儿让她有些失望,这段时间以来,这孩子越来越任性,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就又哭又闹的,有时还会把死去的父亲搬出来。

    ⑤女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攒钱为啥?最后还不是给我花?既然你早晚都要给我,为什么不现在给我?

    ⑥很多的时候,母亲都无奈地看着女儿,她不知道怎么去说服女儿,她知道即使说了也是白说,女儿有一百句话在那儿等着她哪!她也明白,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感太大了,吃的穿的戴的住的,连成年人都经受不住,何况女儿说到底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呢。虽然家里是这种情况,可她也不想太委屈了孩子。

    ⑦只是在平心静气之后,她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死去的爱人。其实女儿从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女儿特别心疼母亲,哪怕是买根冰激凌她也非得和母亲分着吃。可不知为什么,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变了,变得有时候她甚至希望女儿不要长大。她的工作很累,既要负责前台零售,还要到库房取货,五十斤的粮袋背在肩上虽说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把她压得半天也直不起腰。这些女儿都亲眼见过,可女儿的反应很平淡,好像这一切本来就是母亲应该做的。

    ⑧干了一天的活儿,也站了一天,她回到家里只想坐下来好好歇歇,可女儿马上要放学了,如果进屋吃不上饭又该不高兴了。

    此时的母亲觉得女儿仿佛一朵沾了灰尘的鲜花,不擦心有不甘,可擦了又怕碰坏花瓣。

    ⑩在这个冬天到来的时候,菲菲忽然变得乖巧起来,吃完饭总是主动帮助母亲收拾碗筷,而且总是没话找话地和母亲闲聊。

    ⑪母亲知道女儿肯定又要有大动作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两年下来她已经摸清了女儿的思路,每次和母亲要过百的钱必须先做好一系列的铺垫。

    ⑫果然,那天晚饭后,女儿主动给母亲倒了一杯茶,便又赖在母亲身边跟母亲闲聊起来。

    ⑬母亲微微一笑,说:“闺女,你又该要钱了吧?”菲菲撒着娇,轻轻用手推了一下母亲。

    ⑭母亲说:“说吧,要多少?”菲菲伸出五根手指头,然后一脸期待地盯着母亲。

    ⑮母亲说五十元不多,我这就给你。菲菲嗔怪地看着母亲,说她要买一双最新款的雪地靴,至少需要五百元。

    ⑯母亲沉思半天,告诉菲菲她可以满足女儿这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马丽也得买一双这样的鞋。

    ⑰这无疑是给菲菲的奢侈消费计划判了死刑。让马丽花五百元去买雪地靴,这怎么可能?还不如直接让她上天去找嫦娥买得了。母亲说的马丽是菲菲的同学,父亲常年卧床不起,家里的条件很差。她每天放学要干很多的活儿,即使是星期天也要到煤场帮母亲拉煤。

    ⑱可是母亲这次的态度非常坚决,丝毫没有商量余地。正好赶上星期天,菲菲只好去煤场找马丽。马丽正在帮她母亲拉煤,一辆平板小推车正在上坡。马丽的母亲非常吃力地拉车,绳子被拽成两条笔直的线,而马丽在后面推车,两条腿紧绷绷地蹬在地上。菲菲看呆了。此时天空飘起雪花,母女俩的身影和小推车很快被白茫茫的雪雾笼罩,远远看上去特别感人。

    ⑲母女风雪中的这个场面,深深地定格在菲菲的大脑深处。

    ⑳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一刻,她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5期,选文有改动

    (1) 在文章的开头,母亲明知道女儿在骗她,为什么还是把钱给了女儿?
    (2) 选文第⑦段中说女儿“自从上高中以后忽然就变了”,女儿变成了怎样的孩子?
    (3) 菲菲为了向母亲要钱买雪地靴,具体做了哪些铺垫?
    (4) 选文第⑨段的画线句子应该如何理解?
    (5) 结合全文内容考虑,文章结尾处所写的“母亲的良苦用心”想要收到怎样的效果?
  • 11. 阅读《每个人都应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回答下列小题。

    每个人都应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柴如瑾

    ①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②“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③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这些现象都极大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

    ④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养成了更多人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工作作风。

    ⑤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这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敬畏。

    ⑥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咬文嚼字”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

    ⑦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咬文嚼字”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⑧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是“咬文嚼字”的最高追求。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好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⑨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摘自2020年4月8日《光明日报》,选文有改动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②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3) 在作者看来,随意使用语言文字会带来哪些危害?
    (4) 从选文内容来看,我们应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咬文嚼字”?

五、作文

  • 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武汉封城的最危险的关头,有那些逆流而上的志愿者奔赴江城,留下了坚定的足印;在方舱医院里的患者朝不保夕的时候,有黄玉婷、杨一帆这些逆流而上的苦读学生,展现出最美的身影;当疫情为我们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的期间,有医生、警察、保安、快递员这些逆流而上的人,维持了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风浪与挑战,只有逆流而上的你,才能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请以“逆流而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 13. 给材料作文

    法国诗人拉·封丹写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香气扑鼻,但是有火不好拿。于是猴子灵机一动对猫说:都说猫是胆小鬼,这回看你敢不敢把栗子拿出来。猫为了证实自己的勇敢,便把爪子伸到火里去取栗子。爪子碰到火,上面的毛立刻被烧焦了,痛得它大叫,急忙甩掉栗子,猴子趁机把栗子吃掉了。

    这就是成语“火中取栗”的由来。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做事情之前要充分考虑后果;智慧比勇敢更重要;逞能往往是悲剧的开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