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时期争战频繁,各国内政、外交、军事上的矛盾重重。在应付这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力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智慧,于是,人的智能和才干才受到特殊的重视。

    《管子·霸言》说:“夫使国常无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国在危亡,而能寿者,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师者,神圣也;其所赏者,明圣也。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这里的“神圣”“明圣”“大圣”是对聪明才智的最高级称谓。在作者看来,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于谋略是否得当。文中在讲到战争时又说:“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独攻而取也。必先定谋虑,便地形,利权称。”《管子·制分》说:“强未必胜也,必知胜之理,然后能胜。”智谋把胜利的可能转化为必然。《管子·参患》说:“计必先定而兵出于竞(境)。计未定而兵出于竟,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者也。”《战国策·秦策一》在讲苏秦合纵之策得用之时,不费一兵一卒,使秦不敢出关东向,由此作者论道:“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这里所谈的不是个人的权力,而是讲这些人的智谋会转化为巨大的力量。秦惠王对寒泉子曰:“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当为“山东”)之君,从以欺秦。”秦王忧心忡忡的不是山东诸国的实力,而是苏秦的智谋。景春(孟子的弟子)曾这样估计苏秦、张仪这类人物的作用:“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里所论不是士人的权力和手中的物质力量,而是讲这些士人的智谋足以使拥有实力的君主们胆战心惊。《战国策·东周策》载:“石行秦,谓大梁造曰:‘欲决霸王之名,不如备两周辩知之士。’”《论衡·效力》篇载:“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说明智能计谋在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智能在事态的发展中不仅起着指挥作用,而且常常会使事情发生奇特变化,一计得当,比千军万马还要有力!

    智能的竞争为士的活跃与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和活动场所。智能的发展还必须有如下两个条件:一是教育;二是要有一批专门从事智能劳动的人。士正是这样的角色。一般地说,只要不是白痴,大凡具有一定体力,就能从事简单劳动。但是,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同了。出类拔萃之辈不是人人皆是,而是十中挑一,百中挑一,千中挑一,乃至万中挑一。战国时期的君主们,未必都不想成为智能超群的人。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所以是庸人,除了其他因素外,我认为由于实行世袭制造成的可供选择的基数太小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是身为平庸之辈的君主,在生死存亡面前,又不得不借助他人之智,许多君主下求贤令,不惜重金,乃至分土。秦孝公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君主们需要超群的智囊,而孕育这种智囊,就需要有众多的士人作为养基。当然,还需要士人的竞争。基数大,再加上竞争,就增大了高智能的人物的出现几率。对智能人物的需求,也就促进了士队伍的扩大。

    摘编自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时期,各国为应对内政、外交、军事上的重重矛盾,特别重视人的智能和才干。 B . 《管子》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谋略,只要懂得必胜的道理,就能够获得胜利。 C . 战国时的景春已经注意到张仪这类人士不需借助权力和物质力量就可使诸侯胆战心惊。 D . 由于实行世袭制,战国时的君主们即使想成为智能超群的人,最终也只能成为庸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既形式多样、活泼,又能增强论证力量。 B . 文章第二段侧重用古人的看法来论证观点,第三段侧重用自己的说理来论证观点。 C . 文章针对的是战国时期的情况,所以全部引用战国时期的作品更具有说服力。 D . 文章第三段举秦孝公下令的例子是具体说明许多君主为求贤而不惜重金乃至分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论“神圣”“明圣”还是“大圣”,其言行都能对国家兴衰做出明断,有侧重而无高低之分。 B . 智能的决定性作用表明,让事情在竞争中发生奇特变化的是智能而不是军事实力。 C . 蔺相如在秦赵之争中,从宦者令的舍人成长为一代名相,就体现了智能竞争的效果。 D . 士人的竞争某种程度就是智能的竞争,重视智能就会增大高智能人物的出现几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到天堂的礼品

    [法]塞斯勃隆

    我之所以能把跟那老头儿第一次相遇的情景记得一清二楚,是因为那是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发生的。那年,我孑然一身住在某城市,而且是在一个律师的家里当见习生。生活苦闷到了极点。

    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我没有任何地方可去,只好走回我的住所。天气严寒,迫使我加快了脚步。每逢佳节,对于无家、无室的人来说,大街就是他们的家;我是多么艳羡那些行人啊!真的,瞧着他们满抱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熙来攘往,我也就算是过圣诞节了。像我这样的人,除了在许多喜气洋洋的脸上找到节日的快乐之外,又能到哪里去寻觅呢?行人抱着成堆的礼品,从围巾上面露出来的眼睛里闪耀着善意的光芒。这使我想到:向别人分送礼品时比接受别人馈赠时的乐趣大得多;还有,一般说来,人只有自己处在幸福的时候才是善良的。而我当时,几乎对全世界的一切都抱着怨气,尤其是埋怨那位创造了万物的上帝……

    但是,使我更加恼火的是,就在那天夜里遇见了这么一个矮老头子:他抱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礼品包,差不多整个身体都被盖住了;他穿着只有在礼节庄严隆重的场合才穿的礼服,显出是个地道的阔绰人物,好像正急急忙忙地赶回那漂亮的府邸过团圆节。说真的,我又羡慕又嫉妒,真想往他礼帽上扔几个雪团。

    幸亏我及时想起自己已经不是十岁的孩子,我有这样的念头不仅愚蠢,更属恶劣。嘿,好家伙!这慈祥的老头儿为他所疼爱的每一个人都挑了一份礼品,而且一心要使礼品件件都能适合每个人的口味。那么,这不是正好相反,说明他很可爱吗?我一阵后悔,几乎想走上前去,自告奋勇帮他拿东西了,然而我纵然心里难过,却仍要保持尊严,贫困使我变得孤傲而又沉默寡言。

    事情凑巧,四个月以后,也就是复活节的早晨,我又遇见了那个老头儿。这一回,他是在一家甜食店里,兴致勃勃地选购大量各式糕饼。他带着那种讲究吃喝的人的眼光,不慌不忙地挑选着。看到他这副神情,我心里很感动,我想象着他的一家人,想象着他们一会儿将会多么欢乐。望着他,我这个孤独的苦命人也不禁微笑起来。他可能透过橱窗瞥见了我,刹那间,他的脸色竟然变了,变得像个极度不幸、走投无路的人。我赶紧走开,心里迷惑不解……

    又一个圣诞节来了,依旧给这座城带来了雪花、钟声、欢乐,匆忙奔走的行人、白雾般呼出的气息,以及怀中用各色彩带捆扎的包和盒。而我呢?我倒只替他们高兴,并没有为自己着想,这证明我的心已经变得温厚了。事情或许出于偶然,我又一次遇见了这个老人,他正在礼品商店的门口,两手还是空空的。“好极了!”我想,“我不妨来玩一场侦探游戏,对这家伙跟踪一个晚上,至少,我可以学到怎样做一个慈祥可亲和慷慨大度的人。假如将来有朝一日,我也成了一家之主,我就可以知道怎样筹备一个成功的圣诞节了。”

    这样,我就尾随着他。直到今天,我一回忆起当时如何反复思考、精心选择礼品的情景,仍不由得热泪盈眶!他是这么说的:

    “这是我要给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儿买的礼品,您要知道,她的性格比男孩子还强……”

    他又说,“巧克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吃得稍多一些才算正好,对吧?……”

    我跟着老人一直到了圣·维艾奈街他的住所。大门在我眼前关上了,窗户里灯火通明,我在那里伫立了许久许久……至今我认为,就是在那个圣诞节的夜里,我产生了想要结婚的念头。岂但要结婚,而且是迫切要结婚,还想生儿育女,总之,想尝一尝过节的温暖和赠送礼品的乐趣。

    当我再度想起那个老头儿时,已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有一天,我在一张无聊小报上读到了这样一个标题《圣·维艾奈街之迷》。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抄录了下来:“……大约已去世多日,但因该老者孤身独处,故尸体昨日始发现。D先生早年丧妻,儿女相继亡故,多年不与亲朋往来。在他的宅中,发现数量惊人的礼品、玩具、食物和瓶酒以及未经开拆的各式包裹。警方曾怀疑凡此种种或属来路不明,但经多方调查,似仅出于一种难以解释的癖好……”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标题“送到天堂的礼品”不仅有引发读者兴趣的作用,还和老人透过橱窗瞥见“我”后脸色突变的情节一起暗示了小说的结局。 B . 小说第二段除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以“我”眼中节日的喜庆气氛反衬“我”的孤独和失落,为老人出场做铺垫。 C . “我”想和老人玩一场“侦探游戏”是因为我想学到怎样做一个慈祥可亲和慷慨大度的人,跟踪的结果是“我”产生了想要结婚的念头。 D . 老人去世的消息登载在一张无聊的小报上,暗示了这则消息的不确切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更有利于突出“我”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2) 小说中“我”和老人有三次不期而遇,每次相遇我的心理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请简要概括这三次心理变化。
    (3)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写在情节结构安排上有怎样的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正统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 , 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 , 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九月,景帝立,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吴宁,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也先战不利,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亨等主其议,嗾言官上之,坐以谋逆,处极刑。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黯然。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释】①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②驾陷土木:指英宗在土木堡被俘。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B .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同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C .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D .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监国,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君主外出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亲政,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 B . 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多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C . 言官,古代监官和谏官的通称。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D . 丙戌,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的一种纪年方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里指丙戌年。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谦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他义正辞严,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但在班师回朝后皇帝只赏赐了其他大臣。 B . 于谦勤于政事。巡查江西,洗雪数百囚犯冤情;担任山西、河南巡抚,遍访所属区域,对应兴办或革新的事就上疏提出建议。 C . 于谦临危督战。在蒙古兵逼近之时,他部署军队亲自督战,并严明军纪,使将士拼死战斗,致也先的军队战败退兵。 D . 于谦英名留世。陈汝言的事情败露之后,皇帝念及于谦,深感痛心;在皇帝忧心边境危机时,吴瑾认为若于谦尚在,情势不至于如此。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

    ②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鵬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释】①这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词。②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起笔境界高远,写出作者置身高楼眺望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的情景。 B . “桂魄飞来”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出清冷之境,烘托出词人孤寂的情怀。 C . 下阕前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增添了想象色彩。 D . 作者对超凡清空的境界的热烈追求,正是为了排遣个人现实失意的苦闷。
    (2) 这首词中“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与《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情感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牧《阿房宫赋》中写后人不吸取秦人教训的后果的两句是“”。
    (2) 杜甫《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景象的两句是“”。
    (3) 范仲淹《渔家傲》中表现边地荒凉的两句是“”。

六、选择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开始只是民间清曲、小唱。明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甫对昆山腔加以改革,使其腔调更加婉转细腻。其后戏剧家梁辰鱼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再加上后来的一些文人争用昆山腔新声撰写传奇,昆曲的影响逐渐扩大,昆山腔在全国_______,形成了全国性的剧种。

    昆曲的曲文不仅具有声韵美,文辞美的特点,而且还能传递出类似于诗文的情感美。昆曲的音律给人以高低起伏的旋律美,文辞也并非一味追求华丽,而是需要通过隐于文本之后的一点灵犀,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妙悟”之感。(   )

    昆曲不仅仅是剧本文学、诗歌文学,同时还_______,把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其中。在演唱技艺方面,昆曲讲究“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不同于京剧演唱的字正腔圆_______,昆曲的腔调清丽婉转,使听者“和悦性情、通畅血气”。在身段技艺中,昆曲与单纯的舞蹈表演不同,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数百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另外,昆曲在服饰和配乐上也_______,如精致淡雅的服饰,清远悠婉的丝竹配乐等。这些艺术门类,若分而观之,每一种都不失为艺术精品,合而赏之,更是令人无处不感受到美的涤荡。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声名远扬    兼收并蓄    有板有眼    别出机杼 B . 声名鹊起    兼收并蓄    一板一眼    别具匠心 C . 声名鹊起    兼容并包    一板一眼    别出机杼 D . 声名远扬    兼容并包    有板有眼    别具匠心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在数百年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B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在数百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C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是在数百年昆曲舞台进行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D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是数百年昆曲舞台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3)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昆曲的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给人以审美享受,这是因为作家们将个人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 B . 昆曲的曲文还具有诗意的情感美,作家们借古人之歌写个人灵魂,使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 C . 作家们还借古人之歌写个人灵魂,使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让人感受到诗意的情感美。 D . 正因为昆曲曲文具有声韵美,文辞美的特点,它才成为人们喜爱的剧种。

七、语言表达

  • 7.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取得的四项成就,不要出现数字,每项不超过20字。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同往年相比,虽然降幅巨大,但三、四线城市观影需求增长显著,国产电影票房占总票房的83.72%,在非常时期取得这个成绩殊为不易。我国全年电影票房已超越北美登顶世界第一,即使是在特殊背景下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仍然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活力。疫情影响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重组和结构优化调整。疫情之前,我国电影业已处于热钱退潮后加速挤掉泡沫和资本重构、产业升级的过渡期,疫情客观上让这一过渡期大幅度缩短。

  • 8. 另选两个事物,要求第一个是具体的事物,第二个是抽象的事物,仿照所给的两个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句话,并与前两句构成排比。

    一副眼镜,自己的才是清晰的;

    一双鞋子,合脚的才是舒适的;

八、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两个词语算一个),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

    你熟悉其中哪些流行语?请从中选择两个流行语来呈现你眼中2020年的中国,表达你对前进中的国家的认识。

    要求:明确你选择的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