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届地理四校联合八省联考前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49 类型:高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金星凌日是进行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2012年6月6日本世纪最后一次金星凌日上演-金星像一个黑点从明亮的太阳表面缓缓划过。图1为金星、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位北京观测的凌日过程示意图。读图,此次金星凌日时金星轨道位置,观测时金星在日面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 . 升交点  西北向东南 B . 开交点  东南向西北 C . 降交点  东北向西南 D . 降交点  西北向东南
  • 2. 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反之是逆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   )
    A . 正断层大多是岩层受张力形成的 B . 走滑断层常形成裂谷 C . 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 D . 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
    (2) 大的断层往往出现在板块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断层多出现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B . 大洋中脊线附近多为逆断层构造 C . 走滑断层多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 D . 逆断层的附近常有褶皱构造出现
  • 3.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有拓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
    A . 人口迁移 B . 经济全球化 C . 城市化 D . 逆城市化
    (2) 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
    A . 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 . 每逢春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大 C . 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 . 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 4.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
    A . 草本 B . 草灌结合 C . 灌木 D . 乔木
    (2) 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
    A . 土壤类型 B . 地形类型 C . 坡度大小 D . 气候变化
  • 5.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
    A . 随时间呈升—降的变化 B . 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 .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 D . 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
    (2) 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 低耗能产业增多 C . 产业转移的发生 D . 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3) 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6.    2020年7月鄱阳湖流域洪水灾害严重,大量圩堤破堤分洪。单退圩堤特征是“低水种养,高水蓄洪”,俗称“退人不退田”。双退圩堤特征是平圩清障退耕作,还圩为水或滩涂,对圩堤采取顺水流方向上、下扒口或平毁措施,俗称“退人退田”。下图为鄱阳湖流域一段圩堤低水位时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单退圩堤坡面铺设空心六角护坡砖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少圩堤土方侵蚀 B . 便于洪水期开挖分洪 C . 便于洪水期洪水的下渗 D . 美化坡面环境
    (2) 以下关于圩堤表述正确的是(   )
    A . 双退圩堤破堤分洪后应及时修复 B . 单退圩堤破堤分洪后无需及时修复 C . 洪涝灾害严重时才需要单退圩堤破堤分洪 D . 双退圩堤每年汛期破堤分洪
  • 7. 传统民居建筑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如下图所示,我国某地区的城区街道布局极具当地特色,多以丁字形或尽端式为主。全城道路系统至少有三分之-被过街楼所覆盖。俯瞰城区,全城屋顶高度基本一致,且以平顶为主,整个聚落群像是“肩靠肩、背靠背”的一个大整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区城市街道形态多星丁字形或尽端式的原因主要是(    )。
    A . 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方便居民聚落间的划分 B . 街道景观错落有致,更具观赏价值 C . 当地民俗习惯,较少修建十字路口 D . 当地风速大,起到防风作用
    (2) 该城区过街楼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利于防止风沙的侵袭 B . 过街楼空气内部流通,增强狭管效应 C . 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从而保持夜晚气温 D . 遮挡太阳光线,降低街巷温度
    (3) 该地区建筑形成“肩靠肩、背靠背”格局的自然原因是(    )。
    A . 冬季或夜间可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B . 当地气候干旱,可减少水汽蒸发 C . 充分利用当地光照,提供生活能源 D . 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成本
  • 8.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又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下面左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
    A . 湖泊较深邃 B . 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 .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 . 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2) 贝加尔湖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分析合理的是(   )
    A . 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B . 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大量吸热,减轻酷寒 C . 结冰期长,夏季湖水解冻,释放潜热(或热量)降低了炎热程度 D . 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小
    (3)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 .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 . 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 .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 .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9. 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出现了诸多“天坑”。如图示意为“天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西伯利亚冻土地区“天坑”的成因是(   )
    A . 冻土融化,流水侵蚀 B . 开发资源,形成矿坑 C . 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 D . 冻土融化,气体逸出
    (2) 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天坑”增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 . 破坏地下矿床 B . 加剧全球变暖 C . 地下水溢流损失 D .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综合题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茶树适宜生长在潮湿、温暖、隐蔽、表土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高山茶叶较平地优良,尤其是海拔200-600米之间。历代“草本”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分解脂肪、防治燥热等功效。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但藏区不产茶。

    材料二 “茶马古道”是穿梭于云南、四川与西藏高山深谷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即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做交易,由于当时是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材料三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产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1) 试分析高山茶较平地茶优良的原因。
    (2) 分析唐宋时期川、滇与西藏之间“茶马古道”的成因。
    (3) 三江并流区“江水并流而不交汇”,请说明理由。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如下图)。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许零散的村落,但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为支撑。目前,园区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房地产、商业房地产的开发,远期还将进行住宅房地产的开发。截至2014年,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该园区。

    (1) 从土地角度说明莱基自贸区选址的优越条件。
    (2) 分析莱基自贸区内石油化工区布局的合理性。
    (3) 说明莱基自贸区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意义。
    (4) 简述莱基自贸区定位为卫星城对拉各斯及当地村落发展的作用。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种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 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 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 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