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43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乡土中国》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差序格局》)

    材料二: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习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绝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与结构,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摘编自《礼治秩序》)

    材料三: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血缘与地缘》)

    (1) 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洋的社会格局是团体格局,就像扎成的一捆捆的柴,一个个的团体界线分明。 B . 差序格局是以“已”作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社会结构。 C . 亲属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是生育和婚姻事实,每个人都形成一个亲属关系网。 D . 社会关系是由亲属关系构成的,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是完全相同的。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区别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 B . 主张小国寡民的老子与大多数信奉自由竞争的美国人,其维特社会秩序的想法是相似的。 C . 如果说某些西方国家当前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制”。 D . 礼治社会强调内心修炼,法治社会强调外部法律约束,两者是不相客的,相互排斥的。
    (3) 三则材料中有关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用以石投水形成波纹,形象地点明了乡上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 B . 材料一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由生育和婚姻结成的亲属关系可以不断向外扩展。 C . 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论述了人治与法治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不同内容。 D . 材料三运用例证法,以朋友间抢着回账为例,说明相互拖欠的人情使亲密社群更具团结性。
    (4) 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礼治社会”下一个简要定义。
    (5) 材料三最后一段是如何论证的? 请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儿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美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地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辩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节选自《哦,香雪》)

    材料二: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更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吧。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节选自《我与地坛》)

    (1)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票了……”一句意蕴丰厚,不仅烘托出香雪归来时人们的兴奋激动,也象征着封闭山区开始苏醒。 B . 材料一第一段叙述香雪回忆小时候凤娇劝她换芝麻糖的故事,与拿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的事进行了对比,使香雪的形象更加丰满。 C . 材料二中“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骄傲”的含义就是通过发表文章来使母亲荣光,这也是母亲长期以来对我的期待。 D . 材料二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文中作了含蓄的回答:面对艰难的命运,要用坚忍的意志顽强地活下去。
    (2) 下列对文段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一段用大量的疑问句式来写香雪的内心活动,真切细腻,生动传神,同时又使行文活泼而富于变化,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B . 材料一以“哦,香雪!香雪!”作结尾,包含着对纯真善良、大胆泼辣、摆脱了封闭的山村姑娘香雪的赞赏,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C . 材料二第一段中连用“又是…,又是……”的句式,反映了母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内心的真实状况,突出了对“我”的精神打击。 D . 材料二中“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寻找儿子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
    (3) 从叙述称谓看,香雪总是称“娘”,而史铁生却总称“母亲”,两者为何不同?
    (4) “铅笔盒”和“地坛”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五年,张耳薨,其子张敖嗣立为赵王。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自上食,礼甚卑。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懦弱)王”说王曰:“夫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秋豪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等十余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汉八年,高祖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举报)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到,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槛车胶致,与王诣长安。欲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等十余人皆自髡钳(konqian),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与语,问赵王果有计谋不。贯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扎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告之赵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赵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颈,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 节选自《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B . 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C . 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D . 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B . 箕踞,伸开两腿,像簸箕那样地坐着,是古代展示礼仪的一种特殊坐姿。 C . 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剃去头发、铁圈束颈,文中“自髡钳”表示服罪。 D . 持节,拿着符节。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贯高义不受辱,敢于反抗。贯高知道高祖傲慢地轻视赵王后,气愤地替赵王鸣不平尽管赵王极力反对,依然商议寻机谋杀高祖。 B . 贯高重诺守信,勇于担责。贯高在谋杀高祖败露后,坚持履行谋事前的约定,冒着灭族的危险也要保护赵王,并怒骂其他欲畏罪自杀之人。 C . 贯高忠贞不渝,不惧酷刑。贯高在受审时,坚称谋杀高祖是他们几个人所为,赵王确实不知情,即使被打得体无完肤也终不改口。 D . 贯高侠肝义胆,赢得赞誉。贯高的侠义之举感动了高祖,高祖称赞他是守信义的壮士,泄公因他力保赵王有功,而盛赞他是重名义之士。
    (4) 高祖为何派泄公去询问贯高?请简要概括。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元丹丘山居

    李白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一、二句照应题目,交代了友人栖居的地点,并说明了他选择山居的具体原因。 B . 大好春光静卧山林,日头高照犹不起床,一个疏懒不羁、虚度青春的形象跃然纸上。 C . 最后两句用对话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种沉浸烟霞、不受纷扰生活的羡慕。 D . 这首诗融叙述、描写和抒情于一体,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情感率真,韵味悠长。
    (2) 诗中“松风”“石潭”两个意象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高》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一句写了酒,分别是“”“”。
    (2) 《琵琶行》中用比喻写音乐,一会儿如黄莺,一会儿如咽泉的两句是:“”。
    (3) 《赤壁赋》中表现世间永远在变化,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的两句是:“”。

六、选择 简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但是,___。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的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但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传送花香,柔柔地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___,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1)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 比喻、对比、拟人 B . 借代、比喻、夸张 C . 对偶、比喻、排比 D . 对偶、借代、夸张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温柔的春风吹着柳枝,吹拂着水面,送来浓郁的花香,吹起了禽鸟的羽毛。”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语言表达

  • 7.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日前,“汉语盘点2020”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②“民”被选为年度汉字。③年度汉字评选目的旨在“用一个字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④通过这个字,⑤我们能看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对美好生活的呼声。⑥年度汉字评选覆盖了汉字文化圈的多个国家和地区,⑦总关注量超过3.5 亿人次。⑧甚至扩大到了汉字文化圈以外,⑨欧洲电台开展了围绕“我的年度汉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⑩年度汉字评选成为了世界文化界乃至汉字文化圈的一项文化盛事。

  •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 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现役火箭已有模块的基础上通过组合而开展设计,开创了我国火箭逆向设计的先河,取得了模态综合技术、主动识别系统干扰、应用发动机节流技术等三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 4.5吨运载能力空白,将成为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八、命题作文

  • 9. 请以“我与    生活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复杂记叙文。

    要求:

    ①假如你与一位名人生活一天,你将选择哪位名人呢?请你从下列名人中选取一位,填写到空白处。这些名人是: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扬(时代楷模)、黄文秀(广西百坭村第一书记,时代楷模)、张桂梅(云南华坪女子高中校长、时代楷模)、郎平(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

    ②合理想象与联想。“我”是一个高中学生或校报记者,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如需要出现统一用“东方中学 辛欣”。

    ③注意呈现多种表达方式,如肖像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记录生活的细节与文章的主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