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6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中国》中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几篇文章,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的同心圆,这就是“差序格局”。无论是民间还是绅士,这条伦理道德秩序都是共通的。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是一条道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他强调:“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这意味着在他看来,这个“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在当代社会仍旧需要延续下来,不过相对应的转变是“国”从皇常之家转为“民族”之家。对于这个转变费孝通在这里没有进一步延伸,不过,单纯从血缘的角度并不足以解释最基本的经验事实,就是任何社会的人群居处,总是得与“别人”交往,简单说就是得有联姻的基础;若只有“差序格局”,那么除非出了九族,不然没有婚姻的可能。近的如邻里,远的如不同民族,其中的关系要比这复杂得多。

    (节选自王铭铭、杨清媚《费学进与〈乡土甲国〉》)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全。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衣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黄光国在其书《人情与面子:申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节选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衍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B . “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 C . “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历史惯性,其内涵可以说一成不变。 D . 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似,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B . 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 C .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其目的都是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合理性。 D . 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延续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
    (3) 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
    A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 .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如何有效避免“差序格局”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产生消极影响?请结合材料或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这条线正式营运后,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了一天蒙受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已经把它悄悄塞在了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黑幽幽的大山,不再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台儿沟走去。她边走边想,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有删改)

    (1)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 . 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B . 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C . 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D .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铁轨铺进深山,火车为台儿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山里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B . 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表现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侧面表现了生活环境的艰苦,反映了台儿沟的贫穷、闭塞。 C .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香雪认定白拿铅笔盒是不光彩的事,坚持把鸡蛋留下,使双方达成“平等”。 D . 作者选取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叙写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封闭山村生活带来的冲击,故事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
    (3) 小说写香雪边走边想象“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表现了香雪怎样的内心世界?
    (4) 小说以“哦,香雪!香雪!”反复呼告收结,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徽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退还河中。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欲归梁,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手室迢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家棺,遇胜日,引客坐扩中赋诗,酌酒裴回。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者老相乐,曾无傲色。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B .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C .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D .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迁”,“迁”与文中“拜”相同,在古代都指授予官职。“左迁”常指降职。 B . “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最重要的佐理之一。幕府的僚属多为主官自辟,或有奏请,或私聘。幕僚多无固定职掌、不入品秩、不见编制。 C . “鼎”,传国的重器。后遂以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 D . “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唐宋时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香山居士”。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昭宗迁洛,政权将要落到梁王手里,司空图被迫赶到洛阳。谒见皇帝那天,他堕笏失仪,表现十分恐惧,这反映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 B . 司空图对唐王朝十分忠心。唐僖宗两次外逃避难,司空图曾努力追随,但都因没有赶上而退回河中;看到朝中“纪纲大坏”,他感到无能为力,因而产生退隐之心。 C . 退隐之后,司空图并不因为自己曾经在朝中为官而清高自傲,他乐于参加各种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从来没有表现出骄傲的神色。 D . 司空图先人有田土在中条山,退隐之后,带朋友到他为自己营造的墓圹中赋诗对饮,自适而放旷。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②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5) 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司空图“忠于唐王朝”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 .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孤舟中冷清寂寞的气氛。 C . “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喜悦之情。 D .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2) 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处直上云霄的山路看到的景象。
    (2) 《师说》中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两句
    (3)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劝学》中与《老子》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五、选择 简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①________________。

    灯火,是一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晴,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恋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二盏再一盏,全亮了。

    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________________着,直到整个村落安然眠睡,___。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又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__的村落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目;②___,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个心事,收获一次喜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播种和___________________乡情的美丽记忆。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保护  高枕无忧  街坊邻里  传播 B . 守护  无忧无虑  左邻右舍  传播 C . 保护  无忧无虑  街坊邻里  传颂 D . 守护  高枕无忧  左邻右舍  传颂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请为文中①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语言表达

  • 7. 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

    通告

    为保障冬季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

    维护将于2018年10月20日7时至20日19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2018年10月15日

    忻府区电力公司

  • 8. 请对下面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来,老年人口已从1.31亿升至2.49亿。但由于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人口素质大幅上升等因素,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当前,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健康寿命的延长对老年人口经济的参与提供了基本保障。各种公共政策在有力推动老龄产业发展,这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七、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张照片,一段经历;一张照片,一份回忆;一张照片,一份感情。成长路上,总有一张照片让你难忘!

    你所在读的复兴中学拟举行“成长记录一一照片里的故事”作品展。你将选择哪张照片参展?你的照片有着怎样的故事?请写出来分享给同学们。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