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科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88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树立了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新标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港珠澳大桥主体部分的甲段走向大致是(    )
    A . 东北—西南 B . 西北—东南 C . 正南—正北 D . 正东—正西
    (2)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实际距离约30千米,图上距离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 . 1:6000 B . 1:60000 C .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0米 D . 六十万分之一
    (3) 小李打算寒假去港珠澳旅游,如果要准备地图,他需要(    )

    ①中国地形图  ②港珠澳旅游图    ③港珠澳交通图  ④世界地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两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读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如图),回答问题。

    (1) 下列关于两河流域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 
    ②聚落分布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某同学暑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请根据参观券上面的信息,判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    )

    A . 元谋人博物馆 B . 北京人博物馆 C . 山顶洞人博物馆 D . 半坡博物馆
  • 3. 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 4.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5. 在距今约7000-6000年的原始聚落遗址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精美的磨制石器。历史上,我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 铜器时代 B . 铁器时代 C . 旧石器时代 D . 新石器时代
  • 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气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 半坡人 B . 北京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 7.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A . 刀耕火种 B . 游牧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犁牛耕
  • 8. “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18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在黄帝陵举行。这表明黄帝陵已成为(    )
    A . 当地娱乐的活动场所 B . 全球华人的旅游胜地 C . 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D . 世界人民的心中圣地
  •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的是(    )
    A . 小说《封神榜》 B . 电影《荆轲刺秦王》 C . “女娲造人”的传说 D .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炭化“稻谷”“骨耜”“猪纹陶钵

二、非选择题

  • 10. 读下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的等高距为;a处的海拔为;b、c间的相对高度为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B.,C.

    (3)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图中虚线框内山脉走向为,判断依据是(填定向法)。
    (4) 图中①②③三条溪流中要开发漂流项目,哪条溪流最安全?并说明理由。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 材料一中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2) 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聚落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在原始聚落形成过程中,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有哪些因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