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 . 中共成立 B . 抗战胜利 C . 土地改革 D . 新中国成立
  • 2. 201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表明了()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④标志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 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4. 老战士李继德说:“我看见他已经爬到地堡下,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 . 邱少云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黄继光
  • 5.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6. 1954年9月,李爷爷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 . 听取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 7.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A . 民族区域管理 B . 民族区域自治 C . 民族区域独立 D . 民族区域自主
  • 8. 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
    A . 天津 B . 西藏 C . 新疆 D . 湖南
  • 9.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提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为此,我国实施了()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建设时期总路线 C . 手工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 “大炼钢铁”运动
  • 10. 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
    A . 直接没收 B . 公私合营 C . 走合作化道路 D . 走私有化道路
  • 11. 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雷锋 D . 邓稼先
  • 12.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A . “一五计划”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13. 1968年12月18日,中国历史学家翦伯赞与妻子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家服安眠药自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
    A . 防止教条主义 B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 坚决反对自由化思想 D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14.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 .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5.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今流行“正能量”、“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 “政协” “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逬” “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 “经济特区” “下海”

    ①红卫兵”②“走资派”③“上山下乡”④“两个凡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6. 某班同学举办“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选入“曲折发展”篇的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②凤阳小岗分田到户    ③大跃进    ④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17. 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④②①
  • 18.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谈到1979年时说道:“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为此,“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
    A . 对中国继续实行敌对政策 B . 积极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C . 委托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 . 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 经过1978年思想理论界的讨论,人们再次认识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 伟人的论断 B . 实践 C . 过去的经验 D . 党的决定
  • 20.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 . 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D . 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 21.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1972年中日建交 D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党的哪一次会议把它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    )
    A . 中共七大 B . 遵义会议 C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党的“十五大”
  • 23. 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 . 政治制度 B . 法律 C . 生活方式 D . 金融中心的地位
  • 24. 小明动手制作了一张名人卡片(如下图)。其中,空白处应该张贴的是哪位名人的照片()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王淦吕 D . 陈芳允
  • 25. 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 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人力资源,使得东北地区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东北经济大振兴奠定了强势基础。.

    材料二  必须指出,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一九五七年以前一般情况比较好些,一九五八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了。这是主体方面的错误。代价是重大的。

    ——摘自《陈云文选》第三卷,出版: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一五计划时期东北工业基地建成了哪些重要工业项目?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九五八年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代价”。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2) 材料二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的“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3) 材料三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5)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 2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二:尼克松的“朝圣”尤其让饱受了一个世纪欺凌的中国人内心感到温暖。美国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国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安全感。日本是第七十八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此后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日本。中国不再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于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更是高达676708亿元,我国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创造的奇迹,就连外国专家都称赞“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

    ——新华网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第二种梦想中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什么?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使中国打破了外交孤立,“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的主要原因
    (4) 有感于新中国的历史,有人曾撰写了一副对联分别歌颂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联是“翻身不忘毛泽东”,请你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按照对联的特点补充出下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