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21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发(bān)  形(jī)   然(qiǎo)  深痛疾(è) B . 退(kuì)  要(sài)  红(fēi)   锐不可(dānɡ) C . 刻(jūn)  默(qì)   解(pāo)   藏污纳(ɡòu) D . 行(nǚ)   利(xī)   息(zhì)   无消息(yǎo)
  • 2.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 . 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 . 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 . 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 . 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 .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 .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 .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 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B .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 .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 . “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他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而奋斗。”
  • 5. 在文段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置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正是因为如此,接天绿叶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得赞美。

    ①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    ②涌动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

    A . ②①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①
  • 6. 对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 .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二、句子默写

  • 7. 根据课文,将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1) 相顾无相识,
    (2) ,江入大荒流。
    (3) 岂不罹凝寒,
    (4) 老骥伏枥,
    (5) ?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浅草才能没马蹄。
    (7) 庭中有奇树,
    (8) 故渔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语言表达

  • 8.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

    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曹智、李宜良、梅世雄)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盛夏的草原极目青天,火热的沙场鼓角铮鸣。检阅台前,“1927-2017”字祥十分醒目。1万2千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100多架战机在6个机场整装编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四、课内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欣然起行

    相与步于中庭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五、课外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战国策》)

    (注释)①苏代:人名。②惠王:指赵惠王。③蚌:生活在淡水里面的一种软体动物,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④鹬:一种水鸟名。⑤箝:通“钳”,夹住。⑥喙: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赵且

    ②蚌方出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 短文中苏代为了劝谏赵惠王不要伐秦,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那么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本不是因果关系,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2) 上文画线句子中的“那时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3) “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忆故人

    高红十

    ①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开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看一样样绿了。

    ②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

    ⑧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④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

    ⑤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⑥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⑦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⑧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⑨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

    ⑩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⑪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

                                    (选自《北京日报》2017 年04月27日,有删改)

    (1) 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

    (4)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七、综合性学习

  • 13. 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八、填空题

  • 14. 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填写相应的人物。

    对“他”所做事情的描述。

    他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因常买书买报被父亲责骂。从1911年到1927年上井冈山为止,从没间断过阅读北京、上海、湖南的日报。

    他身材魁梧,像老虎那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非常喜欢马。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他承袭了他的威望。他能言善辩,能把死人说活。

    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头脑冷静,善于推理,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他的名字听起来格外响亮,他在军事上统领红军全军,在军事战略理论方面以及战术层面没有人能与他媲美。

    “他”是谁?

九、作文

  • 1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阅兵仪式,整齐的方阵、嘹亮的口号、先进的武器使你心潮澎湃;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静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切勿抄袭阅读选文及提示语;

    ②语言通顺,中心明确;

    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校名、班名、人名等考生真实信息。

试题篮